干旱缺水“逼”甘肃探究不一样的区域农田节水形式

发布时间:2023-12-22 来源:公告公示

  甘肃新闻网兰州3月16日电 据甘肃日报报导:甘肃省因干旱缺水想方设法巧作“水”文章,发掘集水抗旱潜力,在不一样的区域立异农田节水形式,在中东部旱作区“集”天上雨水,在河西和沿黄灌区“节”内陆河水,南部高寒阴湿区“保”地下水,探究立异出“用水、保水、蓄水、拦水、截水”五大农田节水技能系统,走出了一条由被迫抗旱向自动抗旱的新路子。

  针对甘肃旱区面积大、年年有旱灾、灌区水资源缺少等限制粮食安全出产的问题,该省农技人员尽力构建农田节水最佳技能系统。在旱作区立异出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能,玉米增加30%,水分使用率进步到30%,使旱地玉米亩均产达500公斤左右,成为中国北方旱作区一项革命性技能;日光温室膜面集雨节灌上肥一体化技能,使没有灌溉条件的山旱地能建日光温室,开展蔬菜栽培,已累计推行10万亩;穴播小麦全膜掩盖膜上覆土多茬栽培技能等,进步水分使用率来完成抗旱保墒,使小麦每亩可增产150公斤。

  一起,甘肃在灌区施行现代农艺节水灌溉新技能,变“浇地”为“浇作物”。一起,在南部山区施行小水截流补灌技能,蓄住天上水、用好地表水,保住了地下水。并探究推行了以测土配方上肥为主的培肥地力技能,完成了以肥调水;以少免耕保护性耕耘为主的机械化作业技能,达到了防治水土流失;以抗耐旱种类为主的生物抗旱技能,起到充沛的使用光热水资源的效果。(记者 王朝霞 实习生 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