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水资源“阀门”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1-29 来源:公告公示

  初秋,又将到了即将丰收的季节。2022年的一场干旱打了湖南农业人一个措手不及,收成减半、产量不佳的景象历历在目。农业耗水量大,是总用水量的“大头”,怎么样发展节水农业、激发农业活力便成了当务之急。近年来,长沙市多措并举实施农业节水挖潜,实现农业节水增效。

  湖南气候春温多变,夏秋多晴,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而湖南农业的发展与水资源息息相关。比起北方城市,南方城市的节水意识并没那么强,要想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高效用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节约用水不是少用、不用,而是将水用到“刀刃”上,最大地发挥每一滴水的作用。

  走进西藏绿之源望城基地,一棵棵辣椒苗整整齐齐地“待”在他们的“专属盆”里,等待着每日“头顶”上“滴”下来的水源。

  西藏绿之源望城基地让人切实体会到了什么是“设施种植”。除了玻璃温室、联栋大棚及双拱双膜外,基地还采用了由水净化系统、水肥混合系统、滴灌系统组成的水肥一体化系统。每日的浇水施肥都由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管理系统进行控制,做到精准、平均地对待每一颗蔬菜。

  比起常规施肥,水肥一体化系统能节约50%-70%的肥料,同时还大幅度的降低了设施蔬菜因过量施肥而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比起沟灌,水肥一体化系统的节水量也达到了60%-70%。

  “因为采用了水肥一体化的缘故,基地的用水量不大,也很少有浪费。再加上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我们基地能做到周年生产,保证供应,也不受干旱季节的影响。”西藏绿之源望城基地负责人苏龙江说道。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长沙县青山铺镇的粮食生产万亩示范片的初秋,大多数时候就是这样一副景象。

  如何从“小田”变“大田”,“小丘”变“大丘”,真正的完成“田成方、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

  “灌溉用水通过管道的阻力很小,灌溉流畅,不仅提高了灌溉效率,还给我们节省了大量人力。”长沙县青山铺镇副镇长杜云介绍道。

  为了打造“四高”示范农田,长沙县青山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示范片采用了管道输水灌溉的方式取代传统低效的漫灌:安装智能灌溉控制设备,系统根据作物生育期不同阶段的需水规律,通过土壤墒情传感器在线监测,实现实时、适量、可控的精准灌溉,线漏损”。

  据了解,使用管灌后,仅需一人就能对全灌区水量做相关操作调配,合理分配水资源,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供水损耗、提高用水效率。比起传统灌溉,管灌节约用水比例达到了30%,切实帮助稻田实现节水、节能、增产。

  在位于望城区桥驿镇的长沙泉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基地里,养了12000头母猪。

  “我们基地每天的用水量达到了800吨,可用水资源也不多,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节水。”长沙泉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道,水资源就是金钱,一丁点儿都不能浪费。

  母猪进水方面,基地专门配备了母猪水槽和节水器,控制母猪进水量,避免母猪玩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冲洗方面,基地采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高压将水雾化,不仅提高了冲洗效率,还非常大地节省了水资源;除此之外,基地还设置了水帘蓄水池以及循环蓄水池,有效利用存下来的每一滴水。

  近年来,长沙市一直走在探索农业高水平发展的路上,种植业方面,以粮食、蔬菜、茶叶、水果生产基地为重点,积极推广喷灌、微灌、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覆盖保墒等技术,截至目前,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5.8万亩,全市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农田面积近30万亩。

  畜牧渔业方面,推广建设池塘微流水循环养殖槽159条,圆桶式循环水养殖桶595个,工厂化设施养殖容量达59227立方米,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3万余亩。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家。

  发展节水农业还有非常长一段路要走,接下来,长沙市将在基础设施、政策扶持、节水技术等方面继续耕耘,把握好水资源“阀门”,切实推动农业节水,提升农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