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新材智慧水窖未来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设置水窖设施

发布时间:2023-12-09 来源:公告公示

  近日,农业农村部精确指出,旱地高标准农田需采取“集、蓄、补、节、排”五类工程技术措施,建设集雨窖、塘坝、涝池等集雨工程,保障作物出苗期、孕穗期等关键生育期可以有效的进行1-2 次应急补灌,同时有效防范暴雨洪涝,亩均粮食产能提高10%以上。这项“技术规范”的出台,意味着集雨水窖将成为旱地高标准农田“标配”。

  简而言之,旱地高标准农田在未来的建设中都一定要按照要求修建集雨水窖,保障1次以上关键生育期应急补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造福广大农民的重大民生工程,除了积极构建“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林成行”之外,修建集雨水窖也将成为新成验收标准。

  集雨水窖是十分常见的集水、储水设施,如今随着全球气温变暖,极端天气频发,干旱与洪灾时常会出现在同一个地区,修建集雨水窖,可以在雨季储水,留到干旱季节使用,能大大的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是应对旱灾的一种有效措施。此前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的精神。

  但是传统集雨水窖存在诸多弊端,传统水窖一般都是人工挖开窖体,然后用水泥沙子和钢筋浇筑窖体用来蓄水,不仅费工费时,而且成本高,夏天水容易变质,冬天容易冻裂,给民众带来不小的困扰。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中联新材利用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优势,率先开发了“软体集雨水窖”,产品以环保的高分子EPVC织物涂层材料为膜材,专利设计、无缝接合,开辟了软体集雨节水灌溉新模式。

  此外,中联新材研发的软体水窖还有不用硬化土地,不受山区地形限制,封性好、不渗漏,安装简易便捷,适合高寒高热等恶劣环境,常规使用的寿命超过十年。

  值得一提的,如今中联新材又投入大量研发资金,通过一直在升级,研发出具有可视化、水窖定位、测水位(水量)、测水温、测水质、测流量、智能控制等功能“智慧集雨水窖”,为软体集雨水窖赋能,提供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水窖建设后的使用、管理与维护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中联新材智慧水窖用于应急补灌,缓解作物出苗、孕穗等关键生育期水分供需矛,破解“卡脖旱”,确保浇上“救命水”,助力旱地高标准农田顺利推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决策部署,让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规划的有效贯彻执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