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水种补灌作业规程-中国节水灌溉网

发布时间:2024-03-02 来源:米乐体育app官方下载ios版

  坐水种补灌作业规程-中国节水灌溉网 ICS65.020.01 B05 备案号:17417-2005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MATCH_

  _44_0 DB15/T 401—2005 坐水种补灌作业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during Seeding 2005-09-15发布 2005-11-15实施 发布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DB15/T 401—2005 前 言 为进一步促进自治区坐水种补灌技术的发展,统一坐水种补灌的技术方面的要求,提高工程质量与应用效果,特制定本规程。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水利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兰忠、程满金、冯 婷、程争鸣、史宽治、炼玉琦。 I DB15/T 401—2005 坐水种补灌作业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坐水种补灌技术的水源工程、补灌水量、坐水种补灌设备和各种补灌措施的技术方面的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半湿润、半干旱农业区春季播种时的补充灌溉,同时也适用于缺水丘陵山区的集雨补灌。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一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SL207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103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SL267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DB15/T352 半干旱丘陵山区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3 坐水种补灌技术(Supplemental irrigation technique during seeding):指在农作物播种时期,采取人工或专用机械设备供水的形式,用较少的水量浇灌并湿润籽种周围的土壤,以保证作物的发芽、出苗,改变幼苗生长条件,是播种期土壤墒情不足所采取的一种灌溉技术。 人工刨埯点灌(Manually digging holes and watering):指按照作物株行距的要求,在播种的位置人工刨一小坑,然后人工浇水、点种、施肥和覆土。 播种滤水灌(Digging furrows with manpower or machine and watering):指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在播种的垄沟内均匀灌水。随后进行播种、施肥、等作业。人工滤水灌是由拉水车进地或输水软管进地再由人工向垄沟内边行进边灌水。机械滤水灌是由拖拉机牵引水车,在开沟的同时向沟内灌水。 机械坐水种(也称带水条播)(Ditching and watering with special machine):指采用指采取了专用设备(如坐水点播机、抗旱灌水播种机等),在田间进行开沟、灌水、播种、施肥、覆土、等工序一次完成的机械播种与灌水作业。 4 水源 4.1 坐水种补充灌溉可利用机电井、大口井、小筒井、蓄水池、小塘坝、集雨水窖、集雨旱井以及河溪、泉水等多种水源。 4.2 坐水种补灌的水源应配备可靠的取(提)水、运(输)水设备。以形成水源、蓄水、提水(取水)、输水(运水)配套系统。 4.3 水源至田间的运(输)水距离,采用畜力运水的不宜大于500m;采用机械运水和管道输水的不宜大于1000m。 4.4 水源水质应符合GB5084—92的要求。 4.5 水源的控制面积应按照种植密度、补灌方式、灌水效率(亩/d)和播种允许延长期确定。 5 补灌技术 5.1 人工刨埯点灌技术 1 DB15/T 401—2005 5.1.1 人工刨埯点灌可适用于瓜类、玉米、高粱等宽行穴播作物。 5.1.2 人工刨埯点灌播种的操作工序应包括:灭前茬、起垄、刨埯、浇水、点种、施肥、覆土、。 5.1.3 人工刨埯点灌播种应符合下列技术方面的要求。 a)应按照作物种植密度、播种深度要求做刨埯。 b)可采用软管、水桶、水瓢、水壶等工具浇水。 3c)点灌水量应视种种密度和土壤墒情而定,一般宜为1.0?/株左右,即2,4m/亩。 d)待埯内的水下渗后再点种,种子与化肥之间应有一定距离,宜为3,5cm。 5.2 播种滤水灌技术 5.2.1 播种滤水灌可适用于小麦、糜谷、大豆、玉米等密度大的条播作物。 5.2.2 播种滤水灌的操作工序应包括:灭前茬、起垄、开沟、滤水、点种、施肥、覆土、。 5.2.3 滤水灌播种应符合下列技术方面的要求。 a) 应按照作物种植行距、播种深度要求开沟。 b) 可采用水箱接软管进地、水泵接软管进地顺垄沟滤水。 3c) 滤水灌水量应视土壤墒情而定,一般宜为4,6m/亩。 d) 滤水灌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力求灌水均。 e) 应待沟内的水下渗后再播种,种子与化肥之间应留有一定距离,宜为3,5cm。 5.3 机械播种条件下坐水补灌技术 5.3.1 由机械连续完成开沟、灌水、播种、施肥、覆土、等工序。 5.3.2 注水深度应低于播种深度。 35.3.3 机械坐水种的灌水量不宜小于3 m/亩。 5.3.4 机械坐水种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力求灌水均匀。 5.4 滴灌坐水种技术 5.4.1 作物覆膜时宜采用固定式滴灌,作物不覆膜时可采用移动式滴灌。 5.4.2 滴灌坐水种应包括下述工序,应先进行播种,再进行滴灌补水。作物覆膜时应在覆膜的同时把滴灌管铺于膜下,作物不覆膜时滴灌管可铺于地

  。窄行作物一根滴灌管可控制2行,宽行作物一根滴灌管宜控制1行。 35.4.3 滴灌坐水种的灌水量一般宜为3,5m/亩。 5.4.4 灌水均匀度不宜小于80%。 5.5 地膜覆盖坐水种补灌技术 5.5.1 地膜覆盖坐水种补灌技术可适用于瓜类、玉米等宽行穴播作物。 5.5.2 应先按照本规程5.1.2、5.2.2、5.3.1、的要求做坐水种,然后铺设地膜。 5.5.3 坐水与人工覆膜的时间间隔不宜大于24h。 5.5.4 作物出苗后应人工破膜放苗。 6 效益 6.1 坐水种补灌技术应有利于提高农作物播种质量、作物出苗率和作物产量,促进旱作农业区耕作

  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6.2 坐水种补灌技术应与农业生产中土壤改良、施肥、良种、密植、改进耕作等技术相结合,提高补灌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6.3 实施坐水种补灌技术后,在春旱年作物出苗率达到80%以上。在其他农业措施保证的情况下,与不坐水相比增产30%以上。 6.4 坐水种补灌技术项目效益费用比应大于2.0。 2

  本文档为【坐水种补灌作业规程-中国节水灌溉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联的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是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景信乡“宾弄赛嗨”族际民族团结和谐机制采访应答提纲(2015.3.11)

  财税〔2010〕111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10〕111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