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主要农作物节水灌溉技术

发布时间:2024-03-09 来源:米乐体育app官方下载ios版

  每亩高粱一生耗水270~330立方米。从出苗到拔节需水量较小,只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10%,但对十年九春早的北方地区,对高粱的出苗十分不利,为保出苗通常要进行播前小定额(20立方米/亩左右)灌溉;拔节到孕穗是需水的高峰期,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0%,此期干旱少雨,又不能及时灌水。就会形成胎里旱而导致严重减产,节水灌溉定额每亩55立方米左右;孕穗到开花期雌雄已形成,生理活动增强,加之这一时期气温高,叶面积大,蒸腾作用旺盛,对水分要求迫切,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15%,灌水对提高产量十分明显,节水灌溉定额每亩30立方米左右:开花到灌浆期是需水的关键期,虽然需水量只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20%,但这段时期是高粱的需水敏感期,缺水就会导致非常严重减产,节水灌溉定额每亩40立方米:灌浆到成熟阶段需水量较小,只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节水灌溉定额每亩20立方米左右,高粱的节水灌溉与玉米类似,节水灌溉以管道灌溉为主,在条件较好的乡村能够正常的使用滴灌,苗期也可用喷灌等。地表水灌区使用“U”渠道防渗技术。

  每亩玉米一生需水200~550立方米。玉米的生长阶段正是一年的雨季,但是由于降雨不足或降雨与作物需水的错位,致使雨水不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要时要做补充灌溉。玉米在播前、拔节、抽穗和灌浆的四个阶段,水分不足就需要灌好四水。播前需要浇好底墒水以保苗全,节水灌溉定额每亩30~40立方米:苗期到拔节期虽需水量不大,仅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0%左右,但植株茎叶和幼穗迅速生长,水分不足时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节水灌溉要以每亩20~30立方米的小定额进行:拔节到抽穗是玉米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旺盛的时期,也是第一次需水的高峰期,约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40%,此期如有充足的雨水,将有利于其生长和穗分化,为获得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就一定要进行补充灌溉,节水灌溉定额每亩45~55立方米;抽穗到灌浆期是玉米的第二个需水高峰期,此期虽然时间比较短,但耗水量较大,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35%左右。因此要保证抽穗前后的浇水,促其正常授粉灌浆,减少花粉败育和籽粒败育,每亩的节水灌溉定额50立方米左右。玉米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管灌,在苗期能够正常的使用喷灌,到孕穗之后,由于玉米秆较高,一般不宜使用喷灌。玉米的节水灌溉还可使用滴灌。地表水灌区使用“U”渠道防渗。

  每亩小麦一生总耗水量260~400立方米。水地小麦亩产500千克时,从播种到返青耗水量每亩约80立方米,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22.9%;返青到拔节的耗水量每亩约21立方米,占5.9%;拔节到抽穗的耗水量占总需水量的30.8%;抽穗到成熟的耗水量占总需水量的40.6%。农谚说:小麦一生需要“八、十、三场雨”,也就是说农历八月播种时、十月越冬和来年三月拔节扬花时,如果有三场透雨,小麦丰产就有一定的把握。一般来说就可以不灌或少灌。要是缺雨或降雨与需水错位就必须灌溉。小麦在播种期,0~30厘米深土层水分含量占田间持水率的75%~85%时出苗最好,墒情不足就必须浇播前水,节水灌溉定额是每亩30~40立方米:小麦越冬前,为促进冬小麦个体和群体冬前壮苗,安全越冬。土壤田间持水率低于70%时需要冬浇。节水灌溉定额是每亩40~50立方米;小麦灌浆期是一生的需水关键期,此时正是高温干燥的季节,土壤水分不足会影响籽粒饱满和群体产量,严重干旱时还会导致绝收,因此必须浇好灌浆水。节水灌溉定额是每亩45~55立方米。在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降雨不足时还浇返青、拔节、抽穗三水。冬小麦节水灌溉适宜的灌水技术对小块的责任田来说,应用最为普遍,也最实用的就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简称:管灌),输水过程中水的利用率达到了95%以上: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还可使用移动滴灌;对土地流转之后的大块田,能够正常的使用喷灌节水技术等;地表水灌区使用“U”渠道防渗。

  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都要经过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每个阶段由于自身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特性决定了需水量的不同。形成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特点。只有掌握了作物需水关键期的一些规律,针对不同作物各阶段的生长发育情况,使用有利于作物高产的节水灌溉技术,才可以做到费省效高的目的。

  棉花是喜热光性很强的经济作物,对土壤的湿度有一定的要求,每亩棉花的一生耗水量在325~377立方米。一般亩产50千克皮棉能有450~600毫米降雨就可满足需要。棉花管理的中心是:前期控制土壤水分,防止狂长;后期是并垄通风,降低株间湿度,促使棉花早成熟、早吐絮。一般苗期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15%,蕾期占12%~20%,开花结铃期占46%~65%,吐絮期占10%~20%。

  试验证明:棉花播前灌水比不灌水的出苗早、出苗齐、产量高。灌播前水冬灌比春灌好,冬灌的节水灌溉定额50立方米/亩,地面灌水一般都会采用开沟灌溉,不仅对棉花根系生长有利,而且在7、8月降雨较多的季节可以排水,防止蕾铃脱落;现蕾期需要的水量较多,如果水分不足影响早开花、早结桃,甚至造成幼蕾脱落。灌水量一般35立方米/亩;花铃期是棉花发育旺盛又是高温季节,需水量最多,每亩需水量40~50立方米,如果水分供应不足就会造成蕾铃大量脱落。同时也要防止棉花狂长。棉花的一生不但要推广节水农艺措施,种植抗旱品种、地膜覆盖、科学整枝、化学调控、以肥调水、防治病虫害,而且要科学合理地实施节水灌溉措施。棉花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管灌、膜上灌和膜下滴灌,也能够正常的使用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地表水灌区应用“U”渠道防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