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陕北山地红枣集雨微灌工程技术项目通过验收

发布时间:2023-12-26 来源:m6米乐官网app入口在线问

  8月25日,由著名农田水利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吴普特和节水灌溉专家汪有科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陕北山地红枣集雨微灌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与示范”项目,在陕西榆林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成果鉴定。

  据了解,陕北南部山区土地资源丰富,经济林发展迅速,尤其是当地经济价值较高的特色果品红枣,种植培养面积大且发展势头迅猛,但长期以来其经济效益相当低下,根本原因就是干旱缺水。针对这一实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学技术人员,将雨水集蓄就地利用技术和山地微灌优化技术应用到山地红枣生产之中并进行示范,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是项目组首次提出了同时考虑田面微地形、滴头制造偏差、水力偏差的滴灌设计均匀度计算公式;以毛管年费用为目标函数,以三因素影响下灌水均匀度为约束条件,以毛管直径和滴头设计工作所承受的压力为决策变量,利用二阶段优化方法,确定了滴头设计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可视化滴灌系统通用设计软件。

  二是结合多年气象资料和灌溉理论,得出了陕北山地红枣生育期理论需水量为438.8毫米;并根据不同灌水量处理田间试验结果以及降雨频率分析,得出红枣不同降雨水平年的灌溉次数和灌溉次数年次系统的定额。

  三是在对传统涌泉滴灌技术改进的基础上,发明了涌泉根灌技术,并对山地雨水就地集蓄利用、山地枣园土壤保墒、山地枣园矮化密植栽培和山地果园高效施肥等技术进行集成,构建了陕北山地红枣集雨微灌工程技术体系,提出了山地红枣集雨滴灌与山地集雨涌泉根灌两种工程技术模式。

  四是探索了个体土地承包,科学技术人员全程指导、统一规划,承包户自主经营的新模式。项目组在榆林米脂县建立了580亩试验示范区,示范区集雨微灌山地红枣平均亩产达到1320公斤,是同比管灌条件下红枣产量的1.3~1.6倍;集雨微灌山地红枣水分利用效率达到4.21公斤/立方米,是同比管灌条件下的2.4倍,实现了高产高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和刘兴土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创新性明显,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田面微地形影响下的滴灌设计均匀度计算方式、山地涌泉根灌技术探讨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