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不只是节约水资源

发布时间:2023-12-04 来源:m6米乐官网app入口在线问

  记者近日来到修武县城关镇小韩村,看到这个地方的麦田全都是标准化农田,浇灌条件优越,刚刚浇过的麦田散发着泥土的清香。绕着该村走一圈,记者又发现,该村土地可谓“物尽其用”,经济林木茂盛,树行间出现一个个塑料大棚,棚里整齐的菌棒上长满了肥硕的香菇、金针菇等。

  树下还能种植食用菌,这得益于该村周边田野的微灌、喷灌工程。据介绍,这个工程占地1000多亩,把引进的深井提水恒压变频、管道输水除砂、微喷灌等技术整合在一起,安装微喷头500套,投运后水的利用率大幅度的提升,不仅麦田得到及时灌溉,而且使食用菌种植成为可能。光靠食用菌种植,村民每亩林地能收入5000多元。此外,微喷灌还调节了林地小气候,使这里的树木长势明显好于其他林地。

  记者感言:节水灌溉工程使少得什么都干不了的水现在派上大用场,成为农民的又一个增收点。

  在博爱县孝敬镇坞庄村,村干部李维恭和记者说,全村5000多亩地不到10天就可浇一遍,而且节水、节电都在一半以上,这得益于该县去年投入617万元建成的1.2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据悉,该县共投资3000万元建成7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5万亩,使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5万亩。

  节水灌溉不仅让小麦及时解了渴,还让树木解了渴。该村种植葡萄、樱桃等果树300亩,由于果园地块不规则且北高南低,过去浇水十分困难,然而自从滴灌工程建成后,这样的情况得到大大改善:以前,浇水成本很高,300亩果园需要10个人浇1个月;使用滴灌系统后,5个人用7天就能把果园全部浇一遍,节水在70%以上。

  博爱是我国北方的竹林基地,其节水灌溉工程还使全县竹林面积逐年增加。承包20亩竹林的农民王凤香对记者说:“竹林对灌溉条件要求高,旧的灌溉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竹林生产规格要求。别的不说,就说人力成本,采用喷灌、滴灌技术,比漫灌每年可节省7000~8000个人工。而且有些时候需要对特定的地块或植株供水,使用喷灌、滴灌可以轻易实现。”

  记者感言:节水工程明显降低了人力成本,单从这个方面来算,节水工程一次性投入的成本几年时间就可以收回来。

  在温县供港蔬菜基地,记者看到,节水工程由水源系统、动力及变频控制管理系统、输配水系统、大棚内雾化喷洒和滴灌系统四大部分所组成。工作人员和记者说,大水漫灌时,棚内湿度高,适合病虫生长,而使用节水灌溉后,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棚内湿度,叶面病害就减少60%~70%,病害少了就可以少打农药,农产品质量自然也就上去了。而且从试验中看,采用滴灌系统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将植物所需的可溶性肥料营养液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可节肥25%以上;进行局部灌溉,科学合理供水,可使土壤不板结;提高棚内积温,可促进植物生长。

  温县是铁棍山药的主产区,节水灌溉还让铁棍山药质量得到一定的改善。自从该县在部分地块建成恒压喷灌工程后,铁棍山药不但产量稳定,质量也有了保障。当地农民说,恒压喷灌、微灌特别适合于灌溉山药,因为提水灌溉温高、水肥,不易发生病害,并且能冲掉叶面蚜虫,减少虫害,浇得还均匀,地面不积水,可避免地面积水造成“塌沟”减产的现象。

  记者感言:农作物生产中,浇水、施肥往往造成病虫害,而通过水的合理使用,能够大大减少病虫害发生,调整肥料利用率,真可谓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绿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