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资金瓶颈

发布时间:2023-12-06 来源:m6米乐官网app入口在线问

  “计划经济时期靠集体,市场经济时期必须鼓励市场化运作。”临清市委书记张旋宇总结近几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得出如此结论。

  市场化运作形式多种多样。从调查的情况看,以下几种方式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上,我们采取公开对外招标确定中标人,通过电价增倍的方式,让投入资产的人回收成本,达到了‘ 一人投资,一人维护,大家受益’ 的效果。” 临清市八岔路镇党委书记马朝俊说。

  杨二庄村位于八岔路镇驻地西部,总耕地2870 亩。由于浅水层水质不适宜浇灌,村委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决定采取“国家补助,政府监督,协会运作,群众参与”的办法,通过公开对外招标的方式打深水井。由镇政府出面,争取到国家扶持资金 50万元。每眼井个人招标价为 2.8万元,其余的资金在村委会筹资和扶持资金中解决。2003年,村里打了 10 眼深井,各井深度在 380米至 400米之间,总投资 120万元。中标人还要盖井房、买浇地管道等,每眼井个人总投资为6万元左右。中标人拥有使用权和管理权,农民用水浇地时,按实际用电量的二倍向中标人支付费用。按照该办法,预计13年中标人可收回投资所需成本,13年后能轻松实现盈利。 杨二庄的招标投标模式,为全镇农田水利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

  马朝俊介绍,受“杨二庄模式”启发,在沟渠的建设上,八岔路镇推行了“以渠养渠”的办法,破解了水利建设人员难组织、资金难筹集的问题。他们将沟渠的经营权收归集体所有,然后由镇政府组织镇水管所、林业站等职能部门以及部分群众代表,对沟渠疏挖、林木栽植进行规划和预算,然后向社会公开对外招标,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和林业生产。水利建设规划与林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同步建设,沟渠挖到哪,树就栽到哪,让投入资产的人在取得林业经营权的同时,承担起沟渠的管理责任,形成了“挖一条沟渠,栽一片新绿,管一方水土,美一处风景”的格局。八岔路小流域治理经验成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千条小流域”治理模板之一。

  茌平县菜屯镇崔营村北,绿油油的玉米地头,一座红砖小房格外显眼。白色防盗门、铜锁,精致而结实。

  今年春天,茌平县出台了每眼机井补贴1000元的优惠政策,鼓励群众打“个体井”、“联户井”。 县里原计划打 400 眼机井,群众一气打了 600 眼,县财政又追加了 20万元补贴。

  县委书记任晓旺表示,要继续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用好、用足中央和省支持农田基本建设的政策,做好县级资金配套。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解决急需,讲求实效”的原则,重点支持农民直接受益、生产生活急需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同时,继续实行类似“机井补贴”的县级补贴政策,统筹新增财政收入、经常性固定资金投资、土地出让金纯收益、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资金,持续不断的增加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比例和投资额度。

  茌平县水务局局长刘志华认为,农村水利建设面广量大,单靠国家的扶持难以解决农村水利长期发展的需要,要充分依靠社会的力量,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一是提供政策支持,解决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进一步研究社会化办水利的政策和措施,给投资者法律上的保护和政策上的支持。二是提供资金支持,缓解金钱上的压力。将个人及社会投资兴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纳入财政扶持范围。三是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解决技术难题。水务部门要搞好技术指导,为投资者提供技术、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解决工程建设与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走进茌平县乐平镇后常村村支书常守成的葡萄大棚,但见翠绿的藤蔓下,黑色的皮管蜘蛛网般铺开,细管上亮晶晶的水珠慢慢渗入根旁。

  常守成介绍,这是滴灌,全镇共140套,他们村装了 6套。架线通电、压力罐、施肥器、滴水管等,一套3000元,农户没掏一分,全是县里和镇上拿的。

  效果咋样?常守成说,使用6年了,滴灌用水量仅是漫灌的一半,肥料能省40% ,且多数肥料能溶解在水里,通过滴管直送作物根部。最大的好处是适合葡萄生长上部喜干、 根部喜湿的特点,使葡萄减少裂果,提高品质和产量。今年,后常村6棚“滴灌葡萄”创造了平均每棚产葡萄4000斤、收入 3.6万元的记录。

  在茌平,滴灌、喷灌、输水管道等节水技术已全面开花,节水设施控制面积达到32.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的27.54% ,每年节水量不下 2600万立方米。

  节水灌溉,效益巨大。临清市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市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8.17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47% 。从经济效益看,低压管道灌溉比土渠灌溉增产11.7% ,喷灌增产 18.4% ,滴灌增产 20.6% ;从节地效益看,与土渠漫灌相比,低压管灌节地率为0.48% 、微喷灌节地率为1.5% ;从节水效益看,低压管灌节水率22.9% ,喷灌节水率27% ,滴灌节水率50% ;从省工效益看,低压管灌年省工 0.8个/亩,微喷灌省工1个,滴灌工程省工 2.6个。

  任晓旺说,用辩证的观点看,节约了用水,就等于增加了投入,各级干部一定要算好这笔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