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领先!稳粮增收这个大棚给力

发布时间:2024-01-19 来源:精准农业(水肥一体化)

产品介绍

  “菌粮轮作”是近年来武义县稳粮增收的一种有效模式。未解决菌菇和水稻共用大棚栽培,又能高产高效的问题,县农业农村局在浙江省率先创新设计宜机化设施大棚,自去年10月试用以来,效果良好,实现了在宜机化大棚里夏季种一季水稻,冬季种一季食用菌的周年轮作新模式。

  来到大溪口乡溪岭脚村菌粮轮作设施栽培共富模式示范基地,不远处溪水潺潺,背靠山野的12亩地17个大棚里的优质稻“浙香银针”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水稻上方的喷灌系统正在全力运行,落下一道道水帘,带来丝丝凉意。“我们选好时间段,喷灌系统会定时自动喷水,现在水稻长势很好。”据基地负责人张绍兴介绍,水稻即将进入抽穗扬花期,最近一段时间,大棚采用干湿交替、以湿为主的灌溉方法,保持水稻土层湿润,促进根系生长。

  今年五月前,大棚里种植的是黑木耳。张绍兴说,原先黑木耳露天种养,受天气影响大,易发生烧菌、烂棒等问题。去年10月使用了宜机化大棚后,不仅解决了这样一些问题,还提高了产量,上半年8万棒黑木耳增产15000多斤。同时,栽培黑木耳后的菌渣作为有机肥还田,还能大大的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水稻田的肥力。黑木耳加水稻亩产值可达4.8万元,亩均净收益2万多元。

  “大棚的优点就应该控温控湿。大棚有天窗,要是全部开起来的话,棚内温度和棚外温度就相差两度。大门是3米×2.8米的,收割机、旋耕机等机器都可以进去。用了宜机化大棚后黑木耳产量比大田的好很多,又好管理。销售方面也不错,有收购商上门收购,干木耳价格一斤40元左右,较低的也能卖到25元一斤。”说起宜机化大棚,张绍兴赞不绝口。

  据了解,宜机化设施大棚是武义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与省农科院专家的协同创新发明,浙江省领先,目前正在申请发明专利,将向浙江省甚至全国推广。据省农科院驻大溪口乡农村指导员杜龙岗介绍,宜机化大棚棚顶上开了孔洞,更利于散温,夏天不需要掀膜。顶端还可以卷膜,不卷膜的情况下能够正常的使用其中一层开了孔的双层膜,降低了薄膜损耗,节省了成本。

  目前,武义县宜机化大棚的应用已达到150亩。县农业农村局正高级农艺师施礼和记者说,宜机化设施大棚等新技术将助力武义县农业走上一条富有特色、成效显著的农业科学技术共富之路。“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农民朋友分享先进的技术、先进设备的红利。粮食+这一个模式也得到了省厅的领导的认可,菌粮轮作模式去年有150亩,今年规模要翻倍,可能会突破3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