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梯田灌溉记——探寻国际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水暗码”

发布时间:2024-03-10 来源:新闻中心

  有云上梯田之称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哈尼梯田,层层叠叠,铺展在从山脚到海拔近2000米的山巅,层级最多超越3000级,顶层梯田常常消失于云雾之中。

  当下是元阳最干旱的时节,也是新栽秧苗需求水的时分。云上梯田是怎么样做灌溉的?传统灌溉方法遇到了哪些新问题?现代水利怎么助传统灌溉一臂之力?记者近来来到元阳探寻了哈尼梯田“水暗码”。

  站在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的坝达梯田上方远眺,层层梯田尽收眼底:土筑的田埂随山势回旋,因斜度改变,缓坡处一块梯田可达数亩,陡坡狭隘处则只需几个簸箕大,天光水影中秧苗泛出绿色。梯田旁是村庄,村庄上面是茂盛的森林。

  “元阳哈尼梯田总面积约19万亩,首要散布在海拔300米至2000米的山区,核心区梯田多散布在海拔900米至1800米之间,最大落差可达1380米。”在水利部门工作了19年的元阳县水务局局长和毅说。

  来到山顶前,记者在山下看见红河的支流。它们在梯田下方,是梯田水系汇流地,无法直接灌溉梯田。

  和毅和记者说,元阳境内以红河、藤条江两条干流为主的水系有29条支流,它们不直接灌溉梯田,却是灌溉水之源。高温添加低纬度干热河谷的河水蒸发量,构成充足降水,借助于常绿阔叶林植被构成的“绿色水库”和疏松砂岩体构成的“地下水库”,化作山间终年不断的清泉和溪水,流入哈尼人建筑的600多条水沟,渠水灌入梯田,层层下注,终究注入河流,开端新的循环。

  “寨子、梯田之上的森林植被和山体蓄留的降水,是哈尼梯田的水源。哈尼人使用水沟体系,将水引进梯田,构建出森林、寨子、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体系。”和毅说,水沟是哈尼梯田重要的水利设备,乡民管护水沟,用传统的“赶沟人”“木刻分水法”等水资源管理办法,削减水资源糟蹋。

  除了“绿色水库”和“地下水库”之外,近年来,元阳县在坝达梯田上方新建的东观音山水库,也为梯田供给灌溉用水。

  海拔1900米的元阳县新街镇爱春村委会牛倮普村,依傍哈尼梯田核心区的多依树梯田。60多岁的乡民高有忠每隔几天,就要去离家约3公里处的自家梯田管水——雨水多时放掉一些,天旱水不行时放入一些。前些天高温干旱,他去田间更勤一些。

  红河州水利局局长李颖和记者说,1月至5月是元阳的旱季,元阳梯田核心区缺水问题比较杰出,坝达、多依树片区取水水源有限,短少具有时节性水量调理才能的蓄水工程。

  由红河州水利局等单位协作编撰的调研陈述阐明,元阳县境内山高谷深,水资源时空散布不均,尽管总量并不缺少,但只需遭受接连多旱少雨年份,就会凸显现代水利设备缺少问题。跟着经济社会加快速度进行展开和旅行人口增多,特别是气候的一直在改变,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缺水问题较杰出。

  “曾经元阳哈尼梯田整个山体根本都是湿润的,梯田里常常有地下水冒出来,现在此现状已难看到。”李颖说,经过水沟引地表径流灌溉梯田,无调蓄才能,需辅以现代水利设备,经过建筑水源工程、供水连通工程等添加梯田旱季供水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元阳县补葺扩建了105条哈尼梯田的灌溉水沟。此外,新建东观音山水库、新建和加固16个小型坝塘,改进梯田灌溉面积6670亩。一起,施行82个乡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了遗产区内居民由天然水域取水到会集工程供水的历史性打破。

  “维护好梯田,水源是要害。”和毅说,牛倮水库工程和元阳县乡村供水保证工程均于去年底开工建造。前者建成后可解决2.92万人的日子供水和2.61万亩梯田的灌溉供水,后者将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项目区内助与梯田“争水”问题。

  开源还需节省。在坝达梯田边,记者遇到正在对稻田进行水位丈量和渗漏量观测的河海大学研讨生张婉君和孟祥虎,他们正在参加红河州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咨询规划研讨院、河海大学协作的“新时代哈尼梯田红米稻绿色低碳节水技能讨论研讨”课题。

  河海大学研讨生张婉君和孟祥虎正在对稻田进行水位丈量和渗漏量观测。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课题负责人、红河州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咨询规划研讨院副院长赵燕说:“咱们对梯田红米栽培和稻鱼、稻鸭等归纳种养形式进行观测实验,比较剖析不同水位操控条件下的水资源使用功率,研讨不同海拔区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适合水位和灌排技能指标。终究从节水、生态、景象、安全等方针提出哈尼梯田不同海拔区、不同栽培形式稻田适合水位和水稻可继续灌溉技能形式。”

  据悉,红河州水利水电勘测规划研讨院、红河州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咨询规划研讨院等科研单位和红河州水利局、元阳县政府正展开一系列科技攻关和水利工程演示项目,维护梯田和水田面积,完成梯田旱能灌、涝能排,环绕“森林、寨子、梯田、水系”四要素做好梯田维护使用,看护和传承好这一国际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