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毛渠”改成“三面光”水渠

发布时间:2024-01-23 来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本报1月25日讯(记者 肖军 黄巍 通讯员 龚卫国 祁春华)“这条水渠修好后,咱们村这片9000多亩良田用水不必愁了。”

  1月25日,在芷江梨溪口水库中型灌区杨公庙乡马田村水利冬修现场,村党支部书记骆秀富快乐地对记者说。

  梨溪口水库灌区途径年久失修,成了残损不胜、杂草丛生的“毛渠”,影响沿线灌溉。上一年入冬以来,芷江水利部门赶紧施工,将“毛渠”改形成“三面光”的大水渠。

  “三面光”途径又名三面防渗途径,就是在途径底部和两边立面均用水泥砂浆浇筑并抺光,起到防漏防渗的效果。为进步农业归纳出产能力,近年来,芷江依照“三面光”规范改造中小型灌区途径。上一年入冬以来,全县开工建造“三面光”水渠100多处,途径防渗83.5公里,并新修田间出产路途50公里,改进、康复灌溉面积5万多亩。仅此一项,每年可为项目区农人人均增收600元以上。

  重庆10名官员被革职被关太平间公务员兜售房产台保钓船遭进犯受损柴静遭同行炮轰局长 16栋楼李娜进澳网决赛房姐 假身份之妻被革职艳照官员要挟情妇富士康千人停工温州封路叫板中心张剑入主足协罗伯斯退役温岭桥上房被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