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故事]棕榈油的气候变化故事

发布时间:2023-11-26 来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棕榈树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每公顷油棕最多可生产大约5吨的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5倍,比大豆高出近10倍。为减少燃烧化石燃料所引发的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棕榈油也被巴西、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生产为生物质柴油替代石油。正是由于棕榈油的这些难以替代的特点,使得世界棕榈树种植培养面积近年来呈直线上升趋势。

  亚洲地区的棕榈树种植培养面积自1994年首次超过西非以来,种植培养面积迅速增加。目前棕榈树种植培养面积居世界前4位的国家分别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和泰国。其中尤以印度尼西亚的种植规模扩张最明显。但是,与非洲和南美洲不同的是,印度尼西亚棕榈树种植面积的扩大是以牺牲独特的热带泥炭ECO为代价的。

  泥炭,又称黑土、草炭,是古代低温、湿地的植物遗体,被埋在地下,经数千万年的堆积,在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或缺少空气的条件下,植物残体缓慢分解而形成的特殊有机物,多呈棕黄色或浅褐色。印度尼西亚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热带泥炭沼泽地,大部分位于沿海地区,许多地区泥炭深度达10米以上。

  泥炭地在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泥炭沼泽ECO仅占不足6%的全球陆地面积,但由于泥炭是植被死亡和腐烂后堆积起来所形成的,因此泥炭中储存的碳量巨大,占全球陆地碳库的三分之一,相当于大气中碳含量的75%。

  作为拥有全球最大面积泥炭ECO的印度尼西亚在过去的不到20年间,为发展棕榈种植园,所砍伐的泥炭地热带雨林面积已经是巴西的2倍。森林砍伐不但引发了热带珍稀物种的快速灭绝,还引发了火灾、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当地土著人权等问题。印度尼西亚也从一个全球碳汇国家,迅速成为全世界重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

  针对棕榈油生产过程所造成的负面生态影响,一些国际环保组织号召全球消费者使用棕榈油。但从全球生产经济成本和消费需求看,单纯使用棕榈油并不是一种科学和理智的行为。目前还没有一点植物能够替代棕榈树的高单位面积产油量,以满足全球食用油一直增长的需求。科学家指出,棕榈果亩产量自1975年以来一直停滞不前,而在同一时间,大豆的生产率提高了近1倍。因此,在正确的地方种植正确的种子,在正确的时间使用正确的肥料,努力提高棕榈果亩产量可能是应对方法之一。

  图3 在印度尼西亚泥炭沼泽地区,砍伐与焚烧热带雨林仍然是目前扩展棕榈种植培养面积的主要方法

  可以预见的是,在巴黎气候协议正式生效后,应对棕榈油这类人类与自然怎么样保持和谐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构建一个对发展中国家更为公平,同时维系地球自然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将会更为紧迫。

  叶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曾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气象局华风影视集团高级顾问、世界气象组织北京2008年奥运会预报演示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课题首席科学家。现任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影响中国委员会(CNC-IHDP)副秘书长、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影响计划(IHDP)主任特别顾问,IHDP核心计划综合风险防范计划执行主任。研究领域包括:卫星气候学、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及全球变化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