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台湾“五都”纵横谈—大台南市

发布时间:2024-03-02 来源:m6米乐官网app入口

产品介绍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8日 21:14进入复兴论坛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海峡两岸):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节目,我是桑晨。在本期节目当中,我们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台湾“五都”当中大台南市。所谓“大台南市”,是由台南市和台南县合并而成。这一个地区的民众也一直被认为是铁杆支持者。那么“大台南市”到底是啥样子?本期节目,我们将通过卫星连线方式,为您邀请了两位台湾来宾共同分析:一位是台湾时事评论员杨文嘉先生;一位是台湾东森亚洲台总编辑林天琼先生,二位好。

  大台南市由现在的台南市和台南县合并而成。台南市是台湾省最早兴起的历史名城,明清时期曾是台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在为台湾省南部最大的一座城市,市区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约77万。台南市历史悠远长久,名胜古迹甚多。最具历史意义的是赤嵌楼和安平古堡,台南市是台湾重要农业及蔗糖产区。台南县位于台湾岛西海岸,南部西临台湾海峡与台南市为邻,全县面积2016公里,人口110万人。属南亚热带北热带湿润气候,天然气资源丰富生产海盐,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甘蔗 稻谷 花生 豆类 水果。

  主持人:我们从台湾地图上能够正常的看到,大台南市位置其实并不是处于台湾岛最南部,比高雄还要靠北一点。林先生,我们想知道它为何需要叫做台南?

  林天琼:这个题目相当有趣,其实不只你们感到好奇,其实我相信有许多台湾民众可能也很好奇,既然台南并不是台湾最南端,当初为什么叫台南?我们大家都知道到过台湾的人都知道,台湾是整个岛内县市,包括台北有台北,在中部有台中,在南部有台南,在东部还有个台东。我们回过头来讲,为什么有台南这个地名?而台南偏偏不是台湾最南端。

  我想知道从满清的时候先说起,我们大家都知道原先台湾这一个地区是隶属于福建省来管辖,后来一直到清光绪13年,也就是公元1887年时候,清朝政府决定要把台湾建省,因为他看到台湾的重要性,他决定要把台湾建省。于是台湾一建省以后,他就成立了一共有三个府,一个直隶州,我从这个图表来跟大家做一个介绍。所谓三个府一个直隶州,它所呈现的结果就是,台湾府、台北府、台南府这三个府。我们从这个资料里面能够正常的看到,台湾府现在管辖就是现在台湾中部地区,包括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彰化、云林这一个地区;台北府,一如它的名称,就是现在的淡水、新竹,甚至包括宜兰这一带,那台南这个地名第一次出现,就应该出现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它叫台南府。台南府管辖范围有多大?包括现在台南县市、高雄县市、屏东这一带,都是归台南府来管辖。

  所以我们现在从这个概念上可以看出来,其实台南当年,在1887年时候,台湾建省时候,其实台南府管辖范围非常大,几乎所有台湾南部都在它管辖范围。这也是怎么回事它称为台南,于是台湾南部,台南这个名词就一直延续下去,从清朝一直延续到现在。

  主持人:我想听了刚才林先生介绍,让我们大家也非常清楚了解到,在历史上“台南”一词的由来。看来在清朝的时候,台南府他所管辖面积还真是非常大。我们今天所提到这个大台南市,其实是由原来台南县和台南市所合并而成。我们想请杨先生给观众朋友介绍一下,当初为何需要将这两个地方合并升格?合并升格以后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吗?

  杨文嘉:我个人理解,在台湾有关地方自治区域调整,从,以至于到后来的时代,基本原始规划就是“3都15县”,就是以台北市、台中市,以及高雄市作为台湾三大都会区这种概念,再加上15个县的城市这样组合而成,所以“3都15县”这样一种重划方式。不过,台南市跟台南县后来合并成为第四都,是一个美丽的意外。最主要是过去的思考,传统三都,台北、台中、高雄,都是以一个现代都会区发展趋势,作为思考跟建制核心价值,所出发的都会区重整。可是,台南市加台南县一个新台南都出现,是在当初审查过程中,现任台南市市长跟台南县县长,他们提出一个很崭新概念,这个概念是有别于过去以政治跟经济为核心的一种都会区辐射概念,提出是一个以文化跟特色为氛围,向内凝聚的一种新都会区形成概念,这个概念在当初提出来,的确让很多审查委员眼睛为之一亮,特别是出身于社会、文化,或是都市发展部门的委员们,都感觉到这真是一个很不一样概念,这概念叫什么?他们把未来合并升格的台南市或是台南都,他们给它一个很简单概念,它叫做“台湾文化首善之都”。变成是一个具有怀旧,但是又有一种结合高科技,展现一种新城市魅力文化古都概念,这个部分的确有非常大说服力。

  两个地方合并成一个新都会区之后,它的确会给在这里面的居民,产生一个新的集体愿景,以及在这愿景之一种荣誉感的趋力。

  主持人:的确,我记得我去台湾参观旅游的时候,也曾经到过台南,我记得那边真的是保留了很多非常有特色的历史古迹。正如刚才杨先生所介绍,可成为“台湾文化首善之区”,应该是大台南最大特色和亮点了。很多大陆观众对于大台南市,其实现在还并不是太了解,也不是很清楚,它到底有哪些可以值得去旅游参观的地方?所以接下来林先生能不能好好给我们介绍一下?

  林天琼:是,讲到台南,我想就像刚刚杨先生所讲,整个台南县市合并成大台南市之后,所强调的定位就是文化之都,文化古都的定位。

  我们提到文化古都这件事情,就必须提到一个非常杰出台南地方人士,他就是清朝时候的连横先生。大家对连横先生可能相对是比较陌生,连横,但是各位对他的孙子应该都比较不陌生,他的孙子就是现在荣誉主席连战先生。也就是连战祖父连横先生,他写了一本书叫《台湾通史》,他写了《台湾通史》,等于说替台湾立了一个历史出来。他的一篇文章叫《台湾通史序》,序言里面特别提到说,台湾这一个地区地方“荷人启之,郑氏作之,清代营之,开物成务,以立我丕基,至今三百余年有”。从这个里面可以很清楚看到说,整个台南的建设,其实台湾的建设就是从台南开始的,整个台南代表整个台湾在300年前建设开始。

  文化之旅我可以介绍三个地方,一个叫赤崁楼、安平古堡、台南孔庙。那赤崁楼这一个地区,是在300多年前,荷兰人刚开始到台湾来的时候,他在台湾必须建立一个桥头堡,必须建立一个城堡来守护他自己的一些财产、生命财产,于是他建立一个非常古色古香,有荷兰味的建筑物,在台南市区里面。当然是因为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它现在是出现在台南市区里面,其实它早期应该是靠海边来建筑的。那安平古堡其实跟赤崁楼都是一样,都是由荷兰人当初经营台南时候所建立的,为了防护整个攻守、据地、军营,来建立两个古堡地方。

  另外还有一个地方也是台湾非常有名的,叫做台南孔庙,台南孔庙是什么?台南孔庙当初郑成功在经营台南时候,听一位叫陈永华先生决定要发扬孔子精神,所以盖了台湾第一个孔庙。台南孔庙当时有一个名称,叫做“全台首学”,等于说全台湾它是第一间学校。讲起陈永华先生,他当然是郑成功非常有名的幕僚,各位也许可能比较陌生一点,但是如果提到陈永华,我们把他翻成另外一个人物,叫陈近南先生,陈近南是谁?各位如果看过金庸小说,《鹿鼎记》里面韦小宝师父就是陈近南。

  风光之旅,我简单叙述,台南这一个地区其实有两个地方,可以来跟大家做个介绍,一个七股盐山,一个关子岭温泉。盐山,七股盐山,我们都知道,其实台湾在西部这边靠海,台湾早期的先民是靠海盐,制造海盐来谋生,包括刚刚我们提到陈永华先生,实际上对于台湾盐业发展也非常有贡献。台湾先明在整个靠海这一边,其实他们不断用海盐来谋生,来创造经济效益出来,所以制盐,海盐工业在台湾非常进步。台南,现在目前为止,在沿海七股那边,有这样一个类似于博物馆之类的,让所有人知道说,海盐对于台湾整个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他把它堆高成一个盐山,就像一座山那么高,整个都是盐,所以去看也蛮有趣味的。

  另外一个,刚刚我提到说关子岭温泉,其实这个温泉,实际上也是属于,当然在大陆也会有,在台湾各地也会有,关子岭温泉也被认为是台湾温泉里面少数几个温泉水质很优秀的一个地方,所以关子岭温泉也能去的。

  美食之旅,我提到两个部分,跟大家做一个介绍,一个叫度小月;一个叫棺材板。度小月跟棺材板,当然我现在很难在演播室里面,给大家端出一碗面,或者端出一个棺材板,跟大家做一个介绍。从这张图,我先跟大家做一个介绍。

  度小月这样的产品是基本上就从台南发展出来的,台湾先民刚刚早期从福建到台湾来的时候,大多数都是以捕鱼为业,捕鱼也为的话,基本上,捕鱼为业碰到了冬季海风强的时候,或者说有风雨的时候,可能就不能出海,于是就出现捕鱼的时候有淡季、有旺季,台湾先民非常聪明,他就利用在捕鱼淡季的时候,还是要谋生,生活还是要过,于是他挑了一个小小扁担,到整个城市里面去卖,然后卖什么?就挑一个小扁担,一个小炉灶,然后去卖面,于是就创了一个名词叫“度小月”,怎么来度过这个淡季,他度过淡季的方法就是卖面,平常来捕鱼,但当碰到淡季的时候,他度这个小月,度这个淡季过去,所以来卖面,于是相沿成习,这个度小月,小小一碗面就变成台南地区非常有名的食品。

  当然另外一个,许多大陆民众到台湾也都吃过,我们最左边这个叫棺材板。棺材板这个美食,实际上也是从台湾发展出来的食物,棺材板是什么?棺材板其实它就是透过鸭肝,或一些勾芡,还有一些蔬果,他把它整个通过勾芡,重新烹煮过后,把它放在一个面包里面。当然,它原先的名称并没那么难听,只是说后来,在整个贩售过程中,想帮它创造一个更具有吸引力的名词出来,于是他就说,他把整个佐料放进了一个面包里面,然后再盖上去,就形容,非常接近我们一般所看到棺材的形状。其实,只是比较取它的谐音,或取它的过程而已,真正应该吃它的美食。所以棺材板也是在我们逛台南县,或台南县市,经过台南文化古都之外,美食这方面也能来品尝的。

  主持人:我想到台南去旅游的大陆游客,无论是那边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真的是不少,不过我想对于台南旅游资源来说,我们大陆游客现在比较了解,比较清楚台南的可能还是那边的水果,因为我们记得在前一段时间,台南县长苏焕智还曾经到大陆几个城市来推销台湾芒果。杨先生,台南为什么水果资源会如此丰富?那边是不是一个农业区?

  杨文嘉:没错,台湾地处亚热带地区,北回归线也从台湾嘉义通过,所以这一个地区本身长期以来就是历史上记载的一个鱼米之乡,而嘉义跟台南组成的嘉南平原,更是台湾这个鱼米之乡的最重要一个部分聚宝盆所在。

  像芒果就是最典型。芒果,我个人所理解,是在明朝嘉庆40年左右,那时候台湾是由荷兰人强占,在作为他的殖民地,大概在当时,由荷兰人从南洋爪哇一带,把它的品种引进到台南这一个地区来,但是在台南落地生根之后,又加上了独特的台南风味,变成现在全世界都很有名的,叫做艾文芒果。从过去一年大概200多吨出口,到去年大概已经突破1400吨出口,而且是一个很具有高附加价值的经济作物,对于当地农民来讲,真的是一个,我们称为“水果的黄金”。所以这个部分对他们当地收益是有非常正面帮助。除了芒果以外,我也建议大陆朋友们,还有其它很多美味。譬如说东山乡,因为它独特石灰岩地质,再加上天然的涌泉灌溉,所以它那边的农业,保证也是全世界最美味的农业,每一颗是又大又甜。还有那里那种叫绿色皮柑橘,一般绿色皮柑橘是酸的,可是那个地方绿色皮柑橘是甜的,那是跟我们过去传统的视觉经验,是完全颠覆的,所以有吃过的人会说,怎么这种绿橘子味道是那么甜,所以这也是一个很特色。另外,东山,他们这几年所发展独特台南品种的咖啡,那个香味我想也值得大家有机会去品尝。

  主持人:好的,我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还有天气特征情况,再加上当地台南农民朋友们那种勤劳和智慧,使台南真的是名副其实成为了整个台湾的粮仓,真的是有很多很丰富的物产,尤其是那些美味水果,实在是我们女孩子最爱了。提到这个台南,我想我们接下来就必须提到一个人了,那就是。他是台南人,而且现在他虽然人在看守所里面,但是在此之前,我们正真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大台南市长选举,推选候选人的时候,内部有6个人在竞争,他们每一个人都纷纷跑到看守所里面去争取支持,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想了解怎么会在台南有这么大影响力呢?林先生。

  林天琼:是,其实我们大家可以简单用一句话来说,跟台南县的关系,我们大家可以套一句,人不亲土亲。我们毋庸置疑,在2000年之前,当第一次来寻求大选的时候,的确给许许多多台湾人一个非常清新的印象,给台南人,乡亲非常好的印象,认为说在面对长期统治情况下,民众终于能获得一个新开始,当然,随后在这8年来,他事实上表现不如民众预期,民众对他失望了。但是我们毋庸置疑,人不亲土亲的情况下,其实台南民众对于,还是有一点点感情存在。

  我想,这跟长期在台南县前仆后继,培养他的政治接班人有关系。当然,一个因素就是人不亲土亲,带给台南人一股莫名其妙的荣誉,非常有关系。台南人的确非常有一种人不亲土亲,对于家乡子弟兵爱护的观念,而且在台南这一个地区,的确也代代相传,培养了他每一个世代的政治人物。所以我们大家可以看得出来,这一次,整个在大台南市长选举过程当中,在整个提名过程当中,即便没有很积极介入整个提名作业当中,但是都可以很清楚看到,到目前为止,所有民调都显示,想提名的候选人,想要在大台南市里面扳倒候选人,现在目前为止呈现是非常困难的。而当初一直期待说,会不会分裂?许添财会不会出走?来形成一个分裂的,对抗一个团结的?其实到目前为止,许添财应该也不会出走。而且现在是团结的跟团结的一起在竞争,所以到目前为止能看出来,其实整个台南市的选情,对在这次选举里面,还是非常艰困的。所扮演的角色,即便他现在被羁押在看守所里面,其实过去台南市民众对于,对于这种家乡子弟的爱护也好,或者对于人不亲土亲,爱屋及乌的心理也好,对于今后在台南县市的经营,应该还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主持人:正如刚才介绍,虽然现在人是在看守所当中,但是他对于整个大台南的影响力还是存在的。而且从林先生分析当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大台南市的确是支持者所聚集的一个地方,但是我们从台湾媒体报道当中也看到,其实在十几年之前,台南其实是的铁杆部队,在台南也是从来没有输过的。杨先生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后来它怎么又变成了的票仓了呢?

  杨文嘉:这个问题,我做一个简单总结式的回应。第一个,在进步指标上面,一直没跟上;可是在落后指标上面,他们却一直没有改进。进步指标我指的是所谓政治治理能力,跟它最后所呈现的管理绩效。在过去的强势阶段,他是一路在这两个很重要的绩效评比上面,是一路呈现衰退现象,也造成的可乘之机。在落后指标部分,我指的没有改进;在落后指标上面,指的是一路以来的黑金、腐败,一直到与他派系的利益纠葛。这个东西也一直让在地这些民众,觉得在这些落后指标上面的改革能力,甚至修正能力,似乎都远远落后于人民的期待。所以进步没跟上,落后没改进,会造成从绝对强势,变成现在绝对弱势,觉得了谁呢?我觉得在这部分,虽然有他的独特点,但并没有像想象中那么优秀。如果从他能够取代,在台南形成一个绝对政治优势的话,我觉得有几个地方是可以提供给大家做参考。

  第一个,在政治上面,在台南这个地方,他有非常具有鲜明指标的一些政治人物,也就说人才辈出,不要说,包括陈唐山,甚至包括台南最有实力的企业家许文龙等等,都让当地人民形成一种仰望效果,觉得出人才,出了一堆庸才。包括他们也提出一些有别于相对式的政治号召,这些政治号召,再加上非常先进的现代化传播手法,更凸显某种程度只会说不会做,或是根本不会说也不会做,所以难怪会被淘汰。

  第二个部分,从经济角度去看。台南市跟台南县,是一个快速转变的区域,它的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让台南的新兴产业,特别像科技产业,能够有系统的在台南生根,造成很多台南优秀子弟必须离乡背井,到外地去。那这些在外地工作的这些异乡游子,他们对于故乡发展的期待,就自然投射到身上,对于故乡发展停滞的这些不满,很自然就投射发泄到身上。同时台南地区一些传统产业,因为也缺乏所谓产业的一种世代观念,一直认为就让它继续传统,而没有把现代方法,让传统跟着进步,这也让多数传统产业就业者,对于放任传统产业衰退有很多不满。

  第三个部分,从社会角度去看。非常善于操作社会阶级对立。在这个部分来讲,长期透过的政治恶分法,已经相当程度归类成为一个,政治利益阶级的代表政党,相对他把自己定位成是一个被压迫者的代言人的政党。这样子两种态势的对决,一定是保证要吃大亏的。

  主持人:可能平时我们常说不进则退,就是正如刚才杨先生所描述的,在台南所失败的主要原因。你看落后指标没有改进,而进步指标也没有增加,所以就被他们对手给超越了。刚刚我们也谈到了大台南市是的传统票仓,而且它也是一个农业县市。就在此之前,两岸商签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候,大台南地区的民众,他们反弹是非常大的,从实际情况来看,林先生,您觉得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于大台南市的经济是否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对于大台南整个民众的生活是不是会带来一些切实改善?

  林天琼:是的,刚刚提到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之前,所引起在台南地区一些反弹意见,我们都必须仔细来观察。这其中牵涉到所谓政治上一些操作。

  我们就以台南市长许添财来说,许添财在整个,他竞选,争取提名之前,还没有确定之前,其实他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反对态度非常强硬,他也不断透过报纸,不断透过电视台,媒体来反映他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的抗拒,或者批评,都透过这个来批评。但是整个尘埃落定了,他确定不能代表来参选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他整个态度是软化的。他有一次,根据新闻媒体报道,他有一次到美国去,走访美国的时候,他就提到说,其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问题是可以讨论的,并不需要以那么强硬态度来反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对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于台南县,或台南市整个影响性,我把它分成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个,对于工商业跟对于农业是不同的。根据台湾官方所公布一份资料来面,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以后,在台南地区有8000多间中小企业,其中大概有1400间中小企业,可能直接会因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而获利的情况,这些中小企业涵盖的内容有了面板,还有一些纺织,属于一般工商企业里面,有8000多家工商企业里面,有1400家对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会直接获益的。当然,如果讲到农业的话,对于台南的农渔业,或对台南的农业这一部分,我们要做一个说明。我们以台湾最有名的石斑鱼这个部分来说,我们大家都知道台湾石斑鱼鱼肉非常好吃,而且台湾石斑鱼经常销往中国大陆,那这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以后,台湾石斑鱼更可以整个大举前进到大陆去,来销售整个大陆市场。各位不难得知,整个台湾石斑鱼鱼苗,80%是从台南县出来的。换句话说,以石斑鱼这个农渔产品来说,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以后,直接获利最大就是80%销售石斑鱼苗的台南县民将直接获益。从这两个数据我们都能扩大来做一个说明,其实不止传统工商业,或农渔业,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以后,相信透过关税减免,或者说增加进出口,这样的一种情况,应该对台南整个产业会有一个增长的情况。

  主持人:那好,今天通过两位嘉宾介绍,也让我们大家对于台湾五都之中的大台南市有了一个全面而详细的了解,非常两位嘉宾给我们大家带来的详细介绍,谢谢。

  主持人:同时也很谢谢观众朋友收看这一期《海峡两岸》节目,下期我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