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 向“绿”而行——兵团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观察

发布时间:2024-06-05 来源:m6米乐官网app入口

产品介绍

  近日,记者在新疆德欣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看见,余热回收节能设备在高效运转。这家企业对尾气燃烧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为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6家企业供应工业蒸汽和热能,实现余热循环利用,每年可节约天然气350万立方米,为公司增加收入1000万元。

  绿色,是兵团高水平发展的亮丽底色。近年来,兵团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加快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步伐,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协同推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与高水平生态保护,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120微米,这是石河子众金电极箔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极箔的厚度,比一根头发丝直径稍粗一点。“我们建成国内电极箔领域首个全流程智能控制数字化工厂,产品性能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该公司副总经理白晶自豪地说,公司持续加大科学技术创新力度,优化升级生产工艺,逐步的提升生产效率。

  科技创新是实现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的强大引擎。近年来,兵团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聚焦工业降碳关键环节,狠抓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攻关,加快绿色能源与制造业深层次地融合,全力发展循环经济,力促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前不久,新疆冠农股份有限公司番茄加工废水回用技术成功入选《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3年)》。通过应用该项技术,新疆冠农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将番茄加工吨酱耗水量由20立方米降至15立方米,每年可减少废水排放21.6万立方米,有效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

  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技术创新是关键。兵团引导重点企业加大工业节能节水工艺、技术、装备的研发应用推广力度,促进重点产业高效集约发展。今年1月,兵团工信局联合发改委等部门制定印发《兵团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兵团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7%。如今,慢慢的变多的企业积极融入节能降碳热潮,驶入绿色发展新赛道。

  “兵团以重大工程和项目为牵引,以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建设为纽带,带动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转型,支撑起绿色制造的‘基本面’。”兵团工信局节能与综合利用处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兵团将加快工业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健全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探索绿色低碳技术推广新机制,促进绿色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

  截至目前,兵团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2个、绿色工厂22家,20家企业(生产线)达到国家能效标杆水平。

  在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张示意图引起记者的注意:图上是密密麻麻的“小方块”,围绕一个中心,“小方块”不断向外扩展。

  “这张示意图展示的是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园区打通企业上下游供求关系,A公司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余压、余气、粉煤灰等废弃物可能会变成B企业的生产原料,项目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耦合,形成了共生的循环产业链。”石河子经开区经济发展中心负责人和记者说,“目前,石河子经开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超过60%。”

  近年来,兵团各师市产业园区抢抓机遇,将园区循环化改造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坚持分类指导、因企施策,围绕循环产业链构建、废弃物综合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大力推进园区绿色循环低碳转型发展,着力构建“企业小循环、企业间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在位于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酸站车间,工人们忙着将生产出的元明粉产品做装袋、码放。该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改造升级制酸元明粉装置,将本属于末端废料产品的芒硝100%就地转化,生产出具备染棉促染、酸性染料缓染以及洗涤用品原料等功能的元明粉,实现废物利用、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目标。

  如今,在阿拉尔经开区,像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这样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企业慢慢的变多。阿拉尔经开区以园区骨干企业为重点,全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企业内部循环、产业循环、园区循环、经济循环、生态循环”五位一体的循环产业体系,一个绿色产业园区悄然崛起,一座座绿色工厂不断涌现。

  工业企业和园区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发展的主力军。兵团聚焦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系统谋划园区布局和项目建设,通过优化产业体系、提升生产的基本工艺、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园区发展由单向一次性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园区资源能源高效利用、污染排放大幅度减少、经济循环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十三师新星市十三间房风电基地,在新疆哈密九鼎(瑞鼎)森泽风电场看到,一座座风车迎风矗立,白色的桨叶随风转动,将绿色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

  十三师新星市立足区域风光资源禀赋和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发展以风电、光伏、储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十三师新星市共有新能源企业43家,新能源装机容量达407.95万千瓦。

  去年,八师石河子市总投资160亿元的中新建电力集团3吉瓦光伏项目一五〇团“光伏+防沙治沙”及生态农业工程开工建设,这是全疆最大的光伏治沙项目;一师阿拉尔市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70兆瓦容量实现并网送电,标志着该师市首个自主投资建设的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绿色能源……兵团抢抓国家全力发展新能源的战略机遇,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地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不断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能源优势加快转变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2023年,兵团引进一批风电、光伏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重点项目,已批在建新能源项目总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是过去10年建成规模总和的3.2倍;新增新能源装机量390.8万千瓦,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量占比提高至40%。目前,兵团新能源产业呈加速发展形态趋势,风、光能源装备制造体系基本形成,新能源项目建设多点开花、连点成线。

  “兵团锚定‘双碳’目标,将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培育支柱产业的关键,鼓励相关师市立足产业和资源优势,大力引进一批新能源发电和制造项目。”兵团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四五”,兵团将推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开发利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力促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二师铁门关市、五师双河市、六师五家渠市、九师白杨市等师市积极发展风电产业,推动建设一批大型风力发电场,在具备条件的师市加快建设光伏发电基地,支持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优先上网。

  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通过优化产业体系、推动能源转型等措施,兵团正逐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史进 赵宝山)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