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条灌溉渠道都成了“生态河道”—— 河东村:一河一景色

发布时间:2024-02-06 来源:配套硬件产品

产品介绍

  “曾经是避之不及的臭水河,现在是人见人爱的清水廊道,蓝天倒映在碧水中,两岸是规整的护坡,家住在河滨庄台上,真是神清气爽!”连日来,70多岁的老党员夏安田在家邻近的河滨遛弯时,总是这样开心肠说。

  老夏自小就在公正镇河东村夏庄组日子,算得上“资深”乡民了,对村里几条护庄河的变迁,他的感触最深。“这些河道都是人工开挖的,每条千米左右长,用于对成片农田的会集灌溉。时刻一长,河道里就呈现了杂草、残花败柳,加上水土流失,形成很多河段阻塞,夏天下了大雨,水走不了,倒灌进了农田,淹没了菜地。”老夏说,这些承载着乡民回忆的河道,早年还能在里面淘米洗菜,夏天还能下河游水,后来却成了臭水沟。

  “村里的河道水环境不整治不行了。”河东村党总支副书记杨加云说,上一年下半年起,河东村逐条摸排河道状况,按“生态河道”的规范,将夏庄河、春风河、红旗河和余庄河4条河道归入体系整治工程。为了承认和确保到达预期成效,他们请来了区水利、生态环境、攻坚办等部分专家现场查勘,摸清状况后对症下药,对阻塞的河道进行清淤清杂清障,并引入邵伯湖活水,让河水从头灵动起来。

  河水蜕变,症结在河道,根子在岸上。河东村“两委”及时理清两岸排口,在庄台上建造日子废物污水与雨水管网,为雨水、污水找“出路”。暗管将农户排出的污水会集后,通过微动力泵站一致进行净化处理,合格后排入河道。随后,在河两岸建了混凝土护坡,补植美化与草皮,增设了凉亭与廊道,建造了亲水渠道、乡民文明健身广场,增加了健身器材,让河边成了乡民打卡的网红地。

  “建好‘生态河道’仅仅第一步,往后长效管护的使命更深重。”河东村相关担任这个的人说,除了装备专门的河道管护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外,村里还将展开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乡民不要到河中洗拖把,不要向河道乱扔废物杂物,自觉看护水环境,培养村庄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