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792亿元!这项民生工程建成!

发布时间:2024-02-01 来源:水肥一体化

  灯塔盆地位于河源市中心腹地,东源县、连平县、和平县三县交界处,范围有20个镇,总面积2291.24平方公里。耕地总资源超过50万亩,是广东省的粮食主产区。但灯塔盆地水利设施多始建于上世纪,都会存在建设标准不高、输水效率低下、水库山塘坝体渗漏、蓄水能力不够等问题,导致当地农民群众灌溉用水难,农业现代化发展乏力。

  2022年9月,灯塔盆地灌区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7.92亿元。项目建设内容有: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及加固改造、水库山塘改造提升、农田灌排工程、信息化系统等四类工程建设。工程主要分布在东源县赤竹径、白礤、大坑灌区;和平县桂陂头、月坑灌区;连平县高莞、瓮潭灌区等7个中型灌区,分为8个子项目,38个小项目。

  项目建成后,灌区内近20万亩耕地可摆脱工程性缺水问题,使中低产田变为稳产、高产、高效农田,带动林、牧、副、渔业发展,有效强化“双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灌溉保证率90%以上,逐步建设成生态型、节水型、智慧型的现代化灌区。

  通过开展灌排骨干工程和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推动农田从“望天收”转变为水源保障充足的高标准农田,补足灌区硬件短板。项目实施包括主干渠道改造长度约246公里,农田灌排渠道约188公里、水库提升改造38宗、山塘加固116宗、水陂加固159座、建设渡槽54座、小型泵站12座等,实现了水源头、骨干渠系、田间渠道的有效衔接,形成了百渠成网的灌溉新格局。

  针对灌区范围大、田块散、用水需求多、巡检维护难等情况,对7个中型灌区配套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607个信息化站点:水位站121个、流量站166个、雨量站14个、墒情站26个、一体化闸门59个、视频图像站221个。逐步推动智慧化的数字孪生灌区建设,促进灌区业务由线下向线上转变,灌区管理由粗放向精细化转变。

  此外,河源市还印发《灯塔盆地灌区近期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指引》,组织专家团队到灌区现场选点布控,稳步推进灯塔盆地灌区“一张图”建设工作,并组织并且开展《灯塔盆地灌区智慧化体系建设总体设计》编制,为智慧灌区建设提供顶层蓝图和实施路径。

  以保障农业发展用水为重点,因地制宜采用防渗水渠、滴灌节水技术等,最大限度减少农田灌溉所有的环节水的损失,提高水资源总体利用效率,实现灌区用水的科学调度。通过开发线上用水申请小程序,用水户通过扫描分水闸的二维码,上报用水计划。管理人员结合水情、工情、墒情、气象等信息,发布放水通知,并按计划合理放水,提高用水效率的同时,提升服务能力。通过视频监控、工情监测、数字化巡检等手段,实时远程掌握灌区运行现状,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助力灌区管理维护向高质量发展。

  同时坚持节水减排、生态友好、循环利用的新发展理念,通过源头减量-过程阻控-末端净化-养分再利用-生物多样性提升等途径实现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与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有效阻截氮磷养分损失和控制残留农药向水体迁移,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