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碳汇加速入局碳交易农产品固碳价值“变现”可期 “农业碳汇”收益有多少?(含政策汇总及方法学)

发布时间:2024-05-18 来源:水肥一体化

  农业碳汇,指指通过改善农业管理、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育种技术创新、植树造林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2022年5月初,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设立了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买卖平台,发放全国首批农业碳票,23日,全国首个农业碳汇服务驿站在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设立。该驿站由厦门市产权交易中心与厦门农商银行合作设立,采取“整村授信+承包经营户贷款”的创新模式,根据乡村农业碳汇量,确定整村授信额度,向茶园承包户发放茶园种植经营类贷款。

  众所周知,我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正在重启倒计时,由于未被纳入碳排放配额(CEA)市场,所以CCER市场的重启对于农业碳汇来说是巨大的机遇。

  “农业农村是双碳重要阵地,农林碳汇潜力大”,这是不争的事实。据悉,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备案的CCER林业碳汇项目使用的方法学有4个。

  同样在2022年5月初,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 《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其中就提到,以实施减污降碳、碳汇提升重大行动为抓手,全方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以创新驱动ECO碳汇提升技术体系,增加渔业碳汇潜力,发挥果园茶园碳汇功能,实施农田碳汇提升行动等等。

  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国农田ECO面积大,碳储量高,是全球ECO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除了林业碳汇之外,农田碳库的发掘潜力也是可观的,其中农田土壤碳汇价值可期。

  有研究表明,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约为1400—1500 Pg, 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碳库,其中农田土壤碳储量约占陆地土壤碳储量的8%—10%。农田ECO碳源/汇估算方法按照研究对象可分为农作物生物量评估、土壤有机碳评估和农田ECO碳汇评估,农田管理措施, 如耕作方式、施肥处理和土地利用方式, 对农田生态系统碳汇具有决定性作用。

  农业农村部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0867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快粮食作物高产区纳入碳汇结构的建议)中就明确,正在积极探索农业碳减排和利用路径,对农业碳汇项目纳入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的科学性和实施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推进具备条件的农业碳汇项目参与自愿减排交易,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碳减排和利用有效补偿。具体的,从加快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及节水灌溉等项目,推广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都有计划部署。

  将农产品,农业经营行为产生的固碳价值量化,甚至变现,这是农业碳汇,或者说农林碳汇参与CCER市场的目的和初衷,为绿色农业、绿色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等发展提供了又一破题思路,并也成为乡村致富的又一条路径。另外,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占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其减排贡献和关键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浙江农林大学农村环境研究所依托于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优势,在农林碳汇、生态环境修复以及乡村领域EOD模式的规划咨询服务等方面拥有深厚的积淀。

  研究团队围绕国家乡村振兴的重大需求,开展农业环境污染机理及防治措施、农村水生态系统机理及生态修复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村低碳循环经济等方面的研究。自成立以来,研究所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科技项目等科研项目16项,培养了30余名研究生。获省部级奖项4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行业标准和导则16部。拥有水环境实验室、农村环境微生物实验室、农村污水设备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实践平台。

  随着Verra宣布将于2023年3月31日停用VCS方法学“VM0017采用可持续农业土地管理v1.0”,并确定有必要进行重大更新,以使用该方法与土壤有机碳(SOC)和农业温室气体(GHG)核算方面的最佳实践和科学共识保持一致,并解决该方法与其他农业土地管理(ALM)方法之间的重叠部分,特别是“VM0042改进农业土地管理方法v2.0”,预计在未来几周内发布,其附带模块VMD0053中歇息的模型校准、验证和不确定性指导,提高了SOC和温室气体通量量化的严谨性。“农业碳汇”在此走入人民的视野。

  农业碳汇属于生态碳汇的一种,也是具有碳源和碳汇双重熟悉的特殊产品。一方面,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为57.95亿吨,站全球总排放量的12.04%,我国农业活动排放量为6.6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5.21%。同时又是重要的创汇领域,低碳农业可以抵消80%以上的农业碳排放。

  2012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支持鼓励农林等碳汇项目申请并交易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

  2015年5月28日,农业部会同发改委等部门编制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生态碳汇-政策文件4-《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提到,要建立农业碳汇交易制度,促进低碳发展。

  2019年生态环境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660号(资源环境类047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指出:鼓励和支持农业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并研究推进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

  2021年10月24日,中央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生态碳汇-政策文件3-《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到,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提升生态农业碳汇。

  2022年5月7日,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生态碳汇-政策文件1-2022年《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农科教发〔2022〕2号)中明确了包括稻田甲烷减排、化肥减量增效、农田碳汇提升在内的十大行动内容。

  2022年9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局)《关于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若干财政政策意见的通知》生态碳汇-政策文件2-2022年《关于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若干财政政策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支持开展森林、草原、湿地等碳汇计量监测,鼓励将合乎条件的碳汇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探索建立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