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通是什么?高利贷?堪比诸葛亮三分天下

发布时间:2024-01-27 来源:技术支持

  那么,滴灌通到底是什么?滴灌通的问世,又意味着什么呢?今天,《资产洞见》就跟大家一起来探讨探讨。

  第一,你到底是股还是债,要有个说法,不然怎么管你;第二,滴灌通更像是高利贷,而高利贷是会产生社会危害的;第三,滴灌通针对的是最底层的经营者及创业者,抗风险能力极低,如果有危害,后果很严重。

  面对质疑,滴灌通坚持“非股非债”定位,强调自己是一种基于合同的联营合作。

  试想,一个创业者,想要开店,找到滴灌通,要滴灌通给他投资,这是在跟滴灌通借债。而滴灌通借给创业者钱,也是算好利息,约定好期限,然后要创业者通过利润分成偿还。比如,双方约定,分成三年——即在这三年之内,双方每天按照收入利润比例进行分成,至合同期结束。如果经营成功,三年之内,创业者会把债务还清;如果经营失败,没有钱还债,滴灌通会放弃债权。

  也就是说,滴灌通,是以利润分成方式完成债权回收,并接受投资(借债)失败风险,属于有条件放弃债权的特殊债务。

  借款人与滴灌通之间,债务关系清楚,责任义务明确,双方关系也都受到法律保护……这是明确的债务,怎么能说是非债呢?

  滴灌通的运作者,都是金融与法律的顶尖专家,我们普通老百姓都能看明白的问题,他们能不明白吗?

  李小加,滴灌通创始人,曾任美林证券中国区总裁、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等

  所以说,滴灌通的“非股非债”,更像是障眼法,或者说公关说法,也就是故意模糊视线,顾左右而言他。

  “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民间贷款,利率通常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允许超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实际经营中,店铺经营红火,创业者和滴灌通都大幅受益,超过银行利息4倍的收益会是一个大概率发生的事情,这样,滴灌通岂不就是高利贷了?

  为避免被认定为高利贷,滴灌通只有说自己是“非债”。若再被逼问,宁可主动往股上靠,说自己投资跟入股一样,拿的是入股分红,然后渐进式股权消解……想用这个说法,躲开高利贷的嫌疑。

  但是,滴灌通这种只投资,不问经营,不承担经营责任与风险的情况,现有法律并不会认为是入股,而只会认为是借贷——滴灌通再用力往股上去靠,也靠不上。

  因为,我们之所以出台法律来遏制高利贷,还在于做高利贷有强行要求还债的举动与主张,自己不承担风险,把高风险、高利率全都扔在债务人身上。而滴灌通是债权人风险投资,即使取得高回报,也是高风险投入带来的正常市场结果,不是强行约定,也不要求投资失败后债务人强还,风险在债权人身上。

  结论是,我们法律关于高利贷的法条,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完善修改,或者,滴灌通需要跟国家部门有效沟通,给自己正名。

  “非股非债”——滴灌通的这个不准确的自我定位,瞒不了天,也过不了海,要早点解决。

  打开滴灌通主页,网页上满目闪动的也都是卖菜的、开咖啡小店的、开面馆的、理发的……仿佛滴灌通真能给最底层创业者提供直接、有力的服务。

  宋向前先生起而质疑的也是这一点——金融这件事,别打底层老百姓的主意,伤不起。

  搜索滴灌通与企业的合作新闻,不难发现,它的合作对象,起点都不低,离宋先生所理解的底层创业者有距离。比如说,滴灌通与丽呈酒店集团合作,对方是注册投资的金额5000万元的公司,并不是我们惯常理解的“小微”。

  既然如此,那么,滴灌通嘴里的“小微”算什么?只是它打出的“幌子”?那些卖菜的、卖面条的……是为得到舆论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甚至倾斜,故作姿态吗?

  因为滴灌通服务“小微”,和所有金融机构面临的难题一样——无法直接对接,而是必须依靠某种模式。就仿佛“小微”是滴灌通要培育的植物,但滴灌不能凭空发生,要把植物先放到培育好的土壤上。

  实际上,滴灌通之所以能在目前此阶段被设计出来,有两个关键性催生因素:第一个是社会的数字化支付普及,第二个是连锁企业探索出的规范管理。

  数字化支付普及到了日用,变成国人基本的消费习惯,滴灌通的结账系统才能与经营者对接,才能完成每天分成。而只有企业能实现规范化管理,各种规章制度清晰,才可能正真的保证账目的完整、经营流水与结算的正常。

  你若是普通个体,开一家商店,滴灌通凭什么相信你会跟他正常分账?滴灌通必须依靠另外一套可见、可靠、可追溯的体系,把它的结账系统镶嵌进去。

  你想被滴灌通“滴”到,要先进入连锁企业的系统当中,通过连锁企业与滴灌通对接。

  举个例子,你想开一家理发店,找滴灌通,说:“你投资我吧,我手艺很好,洗剪吹烫无一不精,还懂服务,我每天跟你分账……”你说得再天花乱坠,这至少在目前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滴灌通还没有很好的方法约束个体经营者履约。

  比方说,你加盟了掂剪,开了个理发店(在此我们只是举例子、打比方,不代表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那么,这家店铺要求,顾客到店都是网上下单,网上结算。顾客要剪头,就用手机App下单,约时间,定价格,享优惠等等。如果顾客发现,加盟店有私下收费等情况,可以反馈,这也是格外的简单、有效的约束。

  掂剪对每个加盟店有要求、考核及各种管理。滴灌通则会考察掂剪的管理,分析掂剪的经营数据。

  你要加盟,开一家掂剪,滴灌通就会根据你的选址、店面情况等,对你店面的收入、经营的周期预估。根据预估计算,滴灌通确定给你的投资和分成方案。

  由于是连锁,此前有足够的数据支撑,滴灌通的投资回报和预期相差不会太多,而作为加盟店,从账务到经营都有规范的管理,你店铺的分成,也会顺利流回滴灌通。

  对于掂剪来说,此公司——掂剪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创立于2021年,是一家以数字化应用为方向的科技公司,仅仅是数字化方式来做理发。公司注册投资的金额为100万元。而投资掂剪的,是虚幻体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注册投资的金额1000万元。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8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掂剪归于小企业。滴灌通通过这样一家小型中间企业来渗透、支持创业者从事小微项目。

  从掂剪模式能够准确的看出,滴灌通的服务对象,能够达到我们一般理解的社会最小微的层面,但它是通过更规模化、标准化的中间企业来实现的。

  可是,滴灌通的创始人李小加,经历的是主持港交所、摩根大通、美林……能是格局小的人吗?

  有人说,滴灌通是李小加留给自己退休生活的最后杰作——有了这个杰作,就可以在退休之后享有无尽荣光,乃至名留青史了。

  首先,滴灌通创造了一个强大的现金滚雪球式的投融资方式。它做短线和超短线。这一前端,似乎更应该叫“开店通”,或者“连锁通”。以滴灌通相关负责人的表述可知,他们都以为,街面上的中小店铺,其最初三四年最需要钱,也最挣钱,然后进入稳定经营或者更新业态中,滴灌通就吃这三四年的红利。在这三四年中,滴灌通的投入,每一天资金都在带着利息回流——每天滚动流转的资金,当然是效率最高的。

  其次,滴灌通与中国数字支付实体深入对接,本质上是吃中国快速地发展状态下居民收入不断的提高的红利。居民收入提升,就会体现在衣食住行的店铺消费,就会把红利支付给滴灌通——只要居民有消费,红利就会持续支付给滴灌通。在这一点上看,滴灌通简直就是货币加价回收机。

  此外,滴灌通除了服务内地企业和创业者,还对接全球各路资本。滴灌通在投资项目的同时,有关项目还可以在滴灌通澳门交易所上市交易。滴灌通澳门交易所,面向全世界的投资者——你想获得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吗?来澳门,投资滴灌通。

  一端是整个中国底层生活店铺,一端是全球长期资金市场,中间是滴灌通澳门交易所。

  如果能够将滴灌通这样的交易所搭建成功,或者说借鉴A股栽过的跟头,少走弯路,把滴灌通培育成一个良性发展的市场,为中国经济提供新动力,那就善莫大焉了!

  这时候,再看李小加选择澳门建立滴灌通交易所,颇有当年诸葛亮“隆中对”三分天下之意——内地A股,香港H股,澳门再来个M股,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