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灌技术(精)

发布时间:2024-03-09 来源:智慧水务

产品介绍

  第一章第一章 微微 灌灌 技技 术术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微灌的定义微灌的定义 微灌即是按照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和养分,利用专门设备或自然水头加压,再通过低压管道系统末级毛管上的孔口或灌水器,将有压水流变成细小的水流或水滴,直接送到作物根区附近,均匀、适量地施于作物根层所在部分土壤的灌水方法。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等。 微灌是当今世界上用水最省、灌水质量最好的现代灌溉技术。20 世纪 70 年代初,微灌成为一种完整的灌溉技术,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应用,至 1991 年全世界微灌面积约 18 万 hm2。1992 年我国微灌面积达3.4 万...

  第一章第一章 微微 灌灌 技技 术术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微灌的定义微灌的定义 微灌即是按照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和养分,利用专门设备或自然水头加压,再通过低压管道系统末级毛管上的孔口或灌水器,将有压水流变成细小的水流或水滴,直接送到作物根区附近,均匀、适量地施于作物根层所在部分土壤的灌水方法。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等。 微灌是当今世界上用水最省、灌水质量最好的现代灌溉技术。20 世纪 70 年代初,微灌成为一种完整的灌溉技术,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应用,至 1991 年全世界微灌面积约 18 万 hm2。1992 年我国微灌面积达3.4 万 hm2。微灌大多数都用在果树、保护地蔬菜、花卉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灌溉。我国的微灌设备是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国情研究、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国产微灌设备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随着节水型农业的发展,我国的微灌技术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二、微灌的特点、组成与分类 (一)微灌的特点 (1)局部湿润土壤。这是与传统地面灌水方法(沟、畦灌等)和喷灌的最大区别。微灌不是对整个灌水地段实施全面积灌溉,而是通过管道系统将水直接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只湿润主根层所在的耕层土壤,不破坏土壤结构,湿润区土壤水、热、气、养分状况良好,减少土壤表面蒸发。所以微灌又称为“局部灌水方法” 。 (2)灌水量小,灌水周期短,属微量精细灌溉范畴。微灌条件下的作物基本上没有棵间蒸发,作物需水量比较小。同时,微灌设备能按照需要准确控制灌水量,既不存在深层渗漏,亦无喷灌条件下的飘移蒸发损失。在现有的灌水方法中,微灌所需的灌水量最小。另外,微灌不仅仅具备以补充降雨不足为目的的灌水功能,同时还很适合给作物输送液态化肥、除草剂等化学药剂,并便于实现自动控制。不过灌溉系统的运行管理、规划设计和安装调试以及对水质的要求都较为精细。一般滴头的流量为 1.512L/h,微喷头的流量为 50200L/h。微灌的灌水时间间隔:蔬菜为 l 一 3d;果树为 7 一 15d。 (3)灌水质量较高。只要选用质量合格的灌水器,合理进行工程规划设计,使灌水器出水均匀,就能获得较高的灌水质量。同时,微灌条件下的灌溉制度具有灌水持续历时长、前后两次灌水间隔时间短、根区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小的特点,土壤水分长期维持在作物适宜的湿度,有利于农作物均衡吸收,可使作物增产和改善品质。而且,还可通过含盐浓度不很高的咸水进行微灌,或者在盐碱地上通过微灌来稀释根区土壤的盐分,使作物正常生长。 (4)工作所承受的压力低,节约能源。滴头的工作水头 7 一 l0m,微喷头的工作水头 l015m。微灌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高,对需消耗能量的提水灌区,节水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节能。只是微灌输水系统的水头损失较大,尤其是滴灌系统。怎么来降低管道系统(含过滤设备)的输水损失,有很大效果预防灌水器堵塞,是微灌应用推广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为解决灌水器堵塞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做出巨大的努力,已经制造出过滤效果好的过滤器和抗堵性能好的灌水器。 (二)微灌的组成与分类 1.微灌的组成 微灌系统通常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四部分所组成,其形式见图 图 1l 微灌系统示意图 1 一水泵;2 一供水管;3蓄水池;4 一逆止阀;5 一压力表; 6 一施肥罐;7过滤器;8 一排污管;9 一阀门;lo 一水表 11 一干管;12 一支管;13毛管;14 一灌水器;15 一冲洗阀门 (1)水源。河流、湖泊、塘堰、沟渠、井泉等,只要水质符合微灌要求,均可作为微灌的水源,否则将使水质进化设施过于复杂,甚至引起微灌系统的堵塞。为了充分的利用各种水源进行灌溉,往往需要修建引水、蓄水和提水工程,及相应的输配电工程。这些通称为水源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