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怎样的该怎么搞?

发布时间:2023-12-13 来源:智慧水务

产品介绍

  《北方农资》传媒特别策划“农资大家谈”第二季公益直播--科技赋农保丰收,自3月17日开始与大家见面啦!每周二、四晚8:30,特邀行业内资深专家、学者,详细讲解土壤、肥料、植保、农技、作物种植等多方面疑难问题,共同打好科技赋农保丰收攻坚战!

  我国农业经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1.0阶段、实现农业机械化2.0阶段、设施农业3.0阶段和智慧-智能农业4.0阶段。

  一是市场适应性:按照市场需求积极地组织生产,主动地适应市场,属于市场需求导向。从适应自身向适应市场转变;从适应小市场向适应大市场转变;从适应单一市场需求向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转变。

  二是功能多样性:在传统种植、养殖的基础上,使农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解决温饱、实现小康向帮助农民更加富裕转变;从单纯提供物质产品向同时提供精神产品转变;从传统的一产向同时兼融一二三产转变。

  三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和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生产空间从绝对分散向相对集中转变;经营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工作目标从单纯的发展生产向同时保护生态转变。

  四是靠高科技投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

  五是综合能力增强:生态保护农业、精准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循环农业、服务型农业、都市农业等多种新型农业形式。

  农业发展与人口增加的矛盾:随着全球沙漠化、荒漠化形势日益严峻,可耕土地慢慢的变少,而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更突出,提高复种指数(重茬耕作、连作)是处理问题的唯一办法。其他办法如:盐碱地开发利用、海水淡化、海水种植(混入淡水)、旱作农业(沙漠化治理)。开发新的作物种类,能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

  人口持续增长,耕地保持不变。预计204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预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

  传统农业发展遇到瓶颈:连作重茬有利于病虫害种群数量积累,易诱发土传性病害发生。世界头号土壤熏蒸剂“溴甲烷(甲基溴)”全面退出市场;石灰氮、棉隆、氯化苦等土壤熏蒸剂都还很难与溴甲烷相媲美。

  基质栽培:用固体基质(介质)固定植物根系,并通过基质吸收营养液和氧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

  基质种类很多:常用无机基质有蛭石、珍珠岩、岩棉、沙、聚氨酯等;有机基质有,泥炭、稻壳炭、树皮等。

  岩棉基质栽培系统:是将植物栽植于预先制做好的岩棉中的栽培技术。岩棉是由60%的辉绿岩,20%石灰岩和20%的焦炭,在1600℃的高温下熔化,喷成0.005mm的纤维,并压成块,使其重量为77-80kg/ m而成的无机固体基质。核心技术是水分管理和养分管理。

  机械化收获生菜(12000磅/小时),还有智能玻璃温室、塑料连栋温室、北方大棚结构类型、塑料单拱棚等模式。

  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先进的技术,力保到2020年实现化肥使用总量的零增长。

  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应用微喷、喷灌、渗灌、滴灌等现代农业技术。为2020年实现农业用水总量微增长—一控。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农业生产的全部过程环境检验测试。启动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助试点,力保到2020年农药使用总量的零增长。即一控、两减、三基本。

  化肥使用量大:全国化肥使用量5700万吨,高居世界第一;化肥利用率低:统计数字30%(实际还要低);农药使用量大:2014年农药使用总量184万吨,世界中等水准2.5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种类缺乏;生产的全部过程不规范:缺乏对农业生产者的系统培训;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推广面不够。

  农业灌溉用水总量:近几年全国供水总量在5500亿立方米左右,灌溉用水量维持在3600亿立方米。占全国供水总量的65%左右,2020年目标控制在3720亿方。目前我国灌溉用水的效率在45%左右,也就是说有多半的水浪费掉了。发达国家灌溉水使用效率在70%-80%左右。

  “一控”目标的制定:2015年全国灌溉用水量达3600亿m,到2020年的“一控”就是要控制在3720亿m以内。农业灌溉用水占全国供水总量的60%以上,利用系数从0.52提高到0.55。需要对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实施“控制”:我国每立方米水能够生产1公斤粮食,而发达国家是2公斤。以色列达到2.35公斤。

  我国土壤污染状况:2014年4月17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国土部、环保部共同发布。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16.1%,耕地点位超标率为19.4%。2007年1月开始,农业生产上全面禁止使用五种高毒性有机磷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农药:2.67Kg/年/人。

  全球人口增长,过量超量使用化肥,全国化肥使用量5700万吨,高居世界第一。2020年目标全国实现化肥使用总量零增长。2020年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1.5亿亩。全国实现增效500亿元,节肥30万吨。(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三基本”)

  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全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测土配方和作物种类及不同生长时期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管道和滴头施入根区周围的土壤或基质中去。

  全球微灌市场预测:全球微灌市场预计到2024年达到120亿美元,全球70%的水用于灌溉和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占10%。联合国估测2017年9月世界总人口已达65亿,到2100年预计将超过110亿。据统计,2016年喷灌系统市场值将达30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全球果园葡萄园面积将增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