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量节省三成产量却增加了水肥一体化是怎么做到的?

发布时间:2023-11-26 来源:资料下载

  为了推进现代农业化进程,提升农民的生产效率, 符合当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要全力发展水肥一体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改变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模式,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肥一体化是指把灌溉以及施肥结合的一种新型现代农业技术,既节约水又省肥料。同时,该技术还可根据农作物的根系发展、土壤的性质以及对水源的需求规律进行水分调控和养分调控,通过定量提供水和肥,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水肥利用率。我国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从1974年由墨西哥引进滴灌设备算起,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最初的试点面积有5.3hm2,此后我国始终致力于水肥一体化技术探讨研究。面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全力发展水肥一体化显得很重要,不仅能够减少水资源损耗,还能减少肥料带来的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推动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水肥一体化中,最主要的是灌溉技术,目前主要是采用的是微灌以及喷灌为主的两种水灌溉输出方法。微灌主要是指微润灌溉技术,比如最早使用的滴灌,在盆栽中应用比较广泛,随着农业的慢慢的提升,渐渐发展成为微喷灌、涌泉灌等诸多方式,主要由水源、首部的枢纽、输水管道以及灌水器构成完整的灌溉系统,这样的灌溉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研究表明,对于香蕉来说,滴灌施肥仅为传统灌溉方式的27%,但产量却增加15.6%,并且缩短了香蕉的生育期。

  恺易物联网是专注现代农业服务,在农业物联网应用,尤其是水肥一体化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发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获得一致好评。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农田高效节水技术不断深化,水肥一体化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应用作物不仅涵盖棉花、设施(大田)蔬菜、瓜类、果树等特色经济作物,也在小麦、玉米(制种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上得到了应用,形成了膜下滴灌(滴灌)、微(喷、可伸缩式微喷)灌、移动式(微喷)滴灌等水肥一体化应用模式,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肥资源高效应用,提升农民收入空间,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水肥一体化应用还存在巨大的潜力空间,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对促进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生态农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随着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的普及,广大群众在节水意识、节水应用等方面的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对水肥一体化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抗旱减灾能力、有利于集约化标准生产、提升农业生态安全水平等认识还不深入。因此,应该转变观念,营造应用氛围。通过会议、培训、报纸、网络等多媒体形式,加强对水肥一体化应用宣传,提高全民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认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