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黄河】内蒙古五原:黄河水浇灌“塞外粮仓” 河套粮装满“中国饭碗”

发布时间:2024-07-07 来源:精准农业(水肥一体化)

产品介绍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近年来,黄河流域九省区胸怀“国之大者”,践行“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使命与担当,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书写中华民族黄河治理史上的崭新篇章。央广网黄河流域九地频道记者从三江源出发,自西向东,沿着母亲河的足迹,走进大河两岸深处,带您一起领略新时代黄河流域的发展之美、人文之美和生态之美。

  央广网巴彦淖尔12月15日消息九曲黄河,蜿蜒浩荡。黄河从宁夏流至内蒙古突然向北延伸,被阴山阻挡后,转头向东,划出一个巨大的“几”字形。而黄河与阴山中间,自此孕育了河套平原。记者一行驱车从鄂尔多斯市出发,沿着黄河边的省道一路向西北前行,便抵达了“黄河至北”所在地——巴彦淖尔市五原县。

  黄河五原段处于黄河流域最北端的“几”字形顶端,全长62.5公里。在黄河的臂弯中,五原人在这里筑城建邑、兴修水利,发展耕灌农业,铺开了历史脉络和文化传承。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五原县的历史与边疆、戍边、垦殖等有文字记载的重大事件紧密相连。水的灵动,田的肥沃,正是黄河“几”字弯赠予巴彦淖尔的勃勃生机。

  “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河套地区不仅地势平坦,而且天然具备黄河灌溉之利,历代都以水草丰美、物产丰盈著称。这句俚语中“后套”指的就是阴山山脉和库布其沙漠之间的巴彦淖尔平原。巍巍阴山下,滔滔黄河边,悠久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千年古郡五原,是“八百里河套米粮川”的核心地带。

  作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地上无山、地下无矿,最大的资源就是黄河水润泽的230万亩水浇地,这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宝藏”。

  五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邬晓清和记者说,五原县小麦种植有近30年的历史,生产出的小麦籽粒饱满,蛋白质含量较高,每年有近5000万斤的优质小麦从这里走向人们的餐桌。2022年全县230万亩农作物获得丰收,完成粮食播种面积80.37万亩,麦后复种3.24万亩,粮食产量突破10亿斤。

  一个小县城的粮食产量突破10亿斤,这种丰收让人欣喜。而五原县作为巴彦淖尔市的重要部分,也依托母亲河引水灌溉的先决条件,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黄金路”。

  走进五原县套海镇和平村的温室大棚,一颗颗“镶嵌”在绿叶之间的水果柿子,娇艳欲滴。工人们正忙着为采摘下来的水果柿子去蒂,确保柿子在运输中不引发磕碰造成损伤。

  种植户孙富娥一边忙着采摘成熟的柿子,一边笑着向记者说道:“今年我家种了5栋温室大棚的黄柿子,亩产5000斤左右,一棚一茬能卖5至6万元,收入相当可观。”

  上世纪50年代开始,黄柿子在五原开始种植,个个颜色金黄、个大肉厚、含水量少、沙甜可口,受到众多购买的人青睐,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目前,我国每出口10桶番茄酱,就有6桶来自巴彦淖尔。乘着这股东风,“品质五原”黄柿子、葵花也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五原县绿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靳存旺介绍,多年来,五原县依托黄河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打造了五原小麦、五原向日葵、五原灯笼红香瓜,五原黄柿子等4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典范。一批土特产畅销全国,全国每7粒葵花籽就有1粒产自五原,形成了研产加销全产业链条。

  目前,五原黄柿子种植从温室大棚到拱棚,再到大田种植,上市时间从4月中旬一直延续到次年一月,基本实现了四季生产、全年供应。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五原黄柿子依托线上销售渠道,乘着“互联网+”的强势东风,卖向全国各地。让黄柿子真正的完成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柿子汁的华丽蜕变,走出一条绿色全产业链道路。

  “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碱圪梁。年年辛苦都瞎忙,大片土地尽撂荒。”这句谚语便是五原县当地农民面对盐碱地束手无策的真实写照。

  五原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推广研究员李二珍,从事盐碱地改良10余年,她和记者说,五原是农业大县,受气候因素、灌排设施、耕种方式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年引黄灌溉9.7亿方,排出1亿方,致使30万吨左右盐分滞留。“盐随水来,水去盐存”,盐碱是最大的县情。

  “春天三四月,走在田野里,满眼都是白茫茫一片,犹如积雪覆盖,这就是盐碱地的春季返盐的特点。老百姓用传统的方法,大水漫灌压盐,结果造成用水量慢慢的变大,水费飙升,而盐分也是越压越大。”李二珍指着未改良的盐碱地,感慨地说。

  长期以来灌区大水漫灌、耕种模式粗放也加剧了土壤盐碱化。全县拥有耕地230万亩,不一样的盐碱地占53.4%,也就是人均土地的一半受盐碱危害,严重制约着农民的家庭收入。为了让盐碱地重新焕发生机,从2009年开始,五原县集全县之力大力推行盐碱地改良工程。

  令人欣喜的是,盐碱地改良工程实施后,耕地质量显著提升,土壤全盐含量降低0.3个百分点,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保苗率提高20%以上。其中,重度盐碱地保苗率提高40%以上,作物单产提高10%-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提升10%以上。

  2018年,五原县大刀阔斧地实施了5万亩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项目。截至目前,五原县依托各类项目完成盐碱地改良39.51万亩。据测算,五原县123万亩盐碱地全部改良后,可年均实现增产3000万公斤、增收2.2亿元,节水1.2亿方。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盐碱地改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天吉泰镇景阳林村搞改盐增粮推广示范时,村民们心存疑虑,不愿立即加入项目。对此情形,五原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了示范科技园区,积极组织农民朋友观摩学习。

  在李二珍等专家的努力下,村民们的积极性慢慢的升高,甚至在没有项目的支持下,自发拉运磷石膏改良盐碱地。“我当时被眼前所见景象震撼了,只见到处都是石膏堆,拉了一万多吨用以改盐增粮。”李二珍说。

  随后,当地又为项目区内的村民免费提供2.4万吨磷石膏,这也着实让项目区外的农民羡慕不已。如今,开车行驶在乡间道路上,总能不时看见远处或大或小的“雪堆”。不用问,那肯定是农民自发改盐增粮的成果。

  “以前我们这盐碱化严重,啥也种不成,种植的作物出苗率也不高。经过改良以后,这块地既可以种葵花,还可以种玉米,增产还增收。”盐碱地改良受益者胜丰镇美丰村三社农民张金柱如是说。

  阴山是河套的脊梁与线条,黄河是河套的血肉与温度,这就是河套文化独特的地域性格。

  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黄河岸边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穿过长廊,风情水街里流水潺潺、微风徐徐,随处可见形态各异、形象生动的趣味雕塑。五原县农耕文化博物馆就坐落于此,馆内全方位勾画出从远古到如今的河套农耕文化全景图,展示出古代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节点。

  “这些东西爷爷以前都用过。”博物馆内,65岁的游客陈强一边参观一边给孙子讲解:“过去生产力低下,耕地主要靠人和牲畜,一天也耕不了多少地,真是很辛苦。如今,农业技术发达了,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农耕文化在河套地区的形成除了有历史的渊源之外,还与当地的地理条件有关。河套农耕文化将农耕源流、农耕器具、农耕风貌、收获储存、乡村工匠等元素汇集起来,赋予天赋河套靓丽的文化元素。

  在五原县河套农耕文化博览苑,漫步在景观带,这里的建筑美感鲜明,民俗底蕴深厚,曾入选 “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和自治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不远处的黄河文化风情园更是重现了黄河全流域的重点风貌;民俗文化街、民俗活动体验区勾起了人们对儿时的记忆;河套农耕文化博物馆展示了河套地区农耕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一景一韵,将灿烂的农耕文化、厚重的民俗民风汇集成了一条亮丽多彩的游览风情线月,五原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五原县所辖塔尔湖镇联丰村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属阴山天山纬向构造带,土地地表土层为壤质灌溉层,含钾量高,适合林果种植;村附近还有塞上奇石林、巴美国家湿地公园、秦长城等旅游景点。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联丰村把农业、生态和旅游充分结合起来,建起特色养殖科普教育园、农家乐、采摘园等,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在这里能品尝地道的农家菜、采摘新鲜的水果、住有故事的民宿、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也让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联丰村日接待游客量最高达3000多人次,年接待游客量达10多万人次。

  从魅力颜值到美丽经济,五原县塔尔湖镇联丰村打造了好样板,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通过塔尔湖镇联丰村、天吉泰镇二合永村等一批特色旅游村庄的辐射带动,五原县的乡村旅游现已走上发展快车道。

  五原县副县长孙美英表示,近年来,五原县聚焦黄河流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全方位实施绿色变革,获得“国字号”和“区字号”荣誉208项。

  立足农业大县这一实际,抓好“现代高效农业、乡村振兴”两大建设,把握“全域化、现代化、绿色化、特色化”四个关键,已形成葵花、肉羊、果蔬、肉鸡、玉米为主导,奶羊、生猪、中草药等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未来,五原县将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让“中国碗”盛更多河套粮,从农业大县迈向农业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