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27 来源:精准农业(水肥一体化)
第一是开发利用地下流体资源。由于抽取地下水,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地面沉降。20世纪20年代,我国上海、天津在市区集中开采地下水的地区发生地面沉降。华北平原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第二是岩溶塌陷。中国是世界上岩溶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岩溶地区国民经济的快速的提升,岩溶区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慢慢地加强,由此引发的岩溶塌陷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岩溶地区主要地质灾害问题。
第三是开采固体矿产。矿山塌陷多分布在矿山的采空区,以采煤塌陷最为突出。中国有约20个省区发生采空塌陷,以黑龙江、山西、安徽、山东、河南等省最为严重。
第四是工程环境效应。密集高层建筑群等工程环境效应是近年来新的沉降制约因素,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显露,在部分地区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建设中地面沉降效应明显。
(2)不利于建设事业和资源开发。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属于地层不稳定的地带,在进行城市建设和资源开发时,需要更加多的建设投资,而且生产能力也受到限制;
(3)造成海水倒灌。地面沉降区多出现在沿海地带。地面沉降到接近海面时,会发生海水倒灌,使土壤和地下水盐碱化。对地面沉降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地面沉降的不同原因而采取对应的工程措施。
首先要加强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工作,基本方法是设置分层标、基岩标、孔隙水压力标、水准点、水动态监测点、海平面观测点等。定时进行水准测量;进行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位、地下水压力、地下水水质监测及回灌监测等。区域控制不同水文地质单元,重点监测地面沉降中心、重点城市及海岸带。查明地面沉降及致灾现状,研究沉降机理,找出沉降规律,预测地面沉降速度、幅度、范围及可能的危害,为控沉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并且建立预警机制。
1)根据水资源条件,限制地下水开采量,防止地下水水位大幅度持续下降,控制地下水降落漏斗规模(薛禹群,2003)。
2)根据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合理选择开采区,调整开采层和开采时间,避免开采地区、层位、时间过分集中。
地面沉降除有时会引起工程建筑不均匀沉降外,还会带来一些别的问题,主要是因沉降区地面标高降低,导致积洪滞涝、海水入侵等次生灾害。针对这些次生灾害,采取的主要保护措施是修建或加高加固防洪堤、防潮堤、防洪闸、防潮闸以及疏导河道、兴建排洪排涝工程、垫高建设场地、适当增加地下管网强度等。
主要是搞好规划,一些对沉降比较敏感的新扩建工程建设项目要尽量避开地面沉降严重和潜在的沉降隐患地带,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