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耕耘结硕果南网储能这个小伙子不一般

发布时间:2024-06-07 来源:智慧水务

产品介绍

  “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南方电网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南网创客”“电力行业优秀科技工作人员”“广州市番禺区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当众多荣誉集于这个入职仅十年的小伙子身上,你或许会好奇,他究竟有什么闪光点或者独特的魅力?近日,喜讯再次传来:“于亚雄荣获南方电网公司五一劳动奖章。”

  于亚雄,1990年生,江西人,现任南网储能检修试验分公司广蓄项目部经理。他扎根生产一线十年,长期致力于抽蓄机组自动化设备运维及国产自主可控应用,成长为南网储能公司最年轻的三级领军技能专家之一。

  抽水蓄能电站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的大规模储能方式之一,是保障我国新能源消纳的重要力量。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抽水蓄能在运总装机容量达到5254万千瓦,居世界首位,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将达到1.2亿千瓦左右。 在于亚雄所从事的抽水蓄能行业中,水轮机调速系统是调节和控制水轮发电机组转速及有功功率的核心设备。一直以来,调速器相关国外进口设备采购难度大,大部分备品备件已停产,程序语言晦涩不开放,软硬件方面严重受限,核心功能优化存在盲区,关键调速技术面临“卡脖子”严重局面。

  有一次电站值班期间,调速器设备突发故障,于亚雄经过排查发现,缺陷原因为控制器本身程序执行异常。由于控制器硬件及程序代码处于黑匣子状态,无法自主完成程序优化完善,必须寻求国外厂商的技术上的支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程序修改,没想到对方竟然叫价几十万元。为了尽快恢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当时只能无奈接受这样的“付出”。从那时起,于亚雄更加坚定了实现设备全面自主可控的决心。

  “核心控制管理系统受制于人,是我国抽水蓄能领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最后一块短板。”南网储能检修试验分公司副总经理巩宇说:“我们下定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2022年,在修试公司党委的支持下,为初步掌握国产自主可控设备在抽蓄机组上的应用特点及成效,于亚雄组织实施了广州抽水蓄能电站5号机组技术供水控制管理系统国产芯片级CPU应用,率先完成了蓄能机组首台套关键辅助控制管理系统国产“芯片级”PLC示范性应用,迈出了“芯片级”自主可控关键技术首次应用的重要一步。于亚雄在厘清并掌握国产芯片的应用性能及运维效果,深度总结国产化技术改造经验后,2023年初,他再次主动承担核心技术重点攻关任务,真正开始启动调速系统自动控制领域国产芯片级PLC应用研究工作。

  作为主要完成人,于亚雄带领团队率先实现了全国首台套抽水蓄能机组“芯片级”自主可控数智调速系统研制及成功投运,性能指标优于主流进口产品。经由院士组成的专家组鉴定,该系统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品牌核心工业控制器在我国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上的技术封锁,实现我国蓄能机组调速器自主可控技术领域“零”突破。项目成果得到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网、科技日报等众多媒体相继报道或转载,并在深圳举行的2023全球国际数字能源展上参展亮相。截至目前,该套系统已连续运行逾3300小时,各工况启动次数达1000余次,稳定性很高可靠。

  当问及工作经验和方法,于亚雄和记者说:“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在日常工作、项目攻关等任务中要永葆奋斗本色,把敬业上升为精业,在平凡的劳动中努力练就过硬本领,更要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勇于尝试新方法、新技术。”

  为助力企业数智赋能,实现抽水蓄能电站设备全面可观可测和数据智能分析,作为团队核心成员,于亚雄深入参与实施了我国首个大规模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南方电网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XS-1000D,推动完成了广蓄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调速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全景数据测点的厂站接入及云端集成,协同解决了抽水蓄能电站设备数据体系不贯通、数据分析不深入、数据分析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难题,实现了对抽水蓄能电站海量多源数据高质量融通、全面感知,为AI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奠定坚实数据基础。

  多年来,他立足实际问题,参与了组织实施了近30项生产技改项目。项目成果获得中国水力发电科技奖、广东省清洁能源发电科技奖、电力科技成果“金苹果奖”等奖项共计15项。他主持、参与了20余项职工创新项目,多项成果被纳入公司推广目录,多次获得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全国电力职工创新奖、南方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奖等奖项,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共计近30项。他主持编制了《抽水蓄能电站调速系统技术规范》等多项行业、团体、企业等标准,并致力于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发表学术论文9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23项,参与培育了3项高价值发明专利,并与相关合作方签订专利成果转化合同,产生专利成果转化收益540余万元,并获得了两项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专有技术认定。

  十载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于亚雄说:“将根深深扎入大地,枝干在风雨雷电中砥砺生长,耐得住光阴一寸一寸来雕刻打磨,笑对飒飒金风,结出累累果实,这就是银杏树的风格。我们要像银杏树那样,不急不躁,学会安静扎根;不计名利,干好眼前的活,创造经得起时光打磨的业绩。”

  中国电力网于1999年正式上线运行,是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主办的全国性电力行业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