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污水灌溉_

发布时间:2024-01-21 来源:行业动态

  污水灌溉同时还是一种经济而节省能源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灌溉,利用土壤的自然净化能力,有利于减轻水体污染和防止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土壤-植物系统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在引污灌田过程中,生化需氧量去除率可达94%~99%,总氮去除率67%~84%,磷去除率44%~99%。因此,许多国家把污灌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手段。此外,用氧化塘作为处理灌溉污水的设施,不但可使污水得到必要的净化,同时还具有调蓄水量的功能,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推广使用。

  中国污水灌溉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为给农业发展提供水肥,并为城市污水寻找出路而发展起来的。污水灌区,一般都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因而在一些地区,特别在大中城市郊区,发展非常迅速。中国80年代的污灌面积,估计已超过2000万亩,利用污水量约占总污水排放量(370亿m3)的20%。污水含氮量在15~75ppm之间,因而在缺少灌溉水源的地方,污水是农业增产的一种水肥资源。许多国家也利用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灌溉。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64%的再生污水用于农业灌溉;苏联农业污灌面积约有150万公顷;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80年代有污灌面积6万多公顷,灌溉作物主要为青贮饲料和牧草。

  污水灌溉是利用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灌溉农田、草地、树林或观赏植物园地。城市污水一般含有植物营养的东西以及多种为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污水灌溉既可充分的利用水资源,节约农业用水,一些污水灌溉地区农作物增产达60%以上。城市污水,不仅是郊区稻田的重要水源,而且也是重要的肥源。据测定,污水中含有较多氮,磷、钾、锌、镁等多种养分,有丰富的有机质悬浮物,所以污水灌溉的稻田,节省肥料,减少相关成本,而且土壤肥力逐步的提升。利用经过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及工农业废水灌溉农田和草场,为农作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进行污水灌溉能够大大减少排入江、 河、 湖、海的污水量,从而减轻天然水体的污染负荷。

  污水灌溉在国内外均己有悠久的历史。我国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丁业废水日益增多,农业用水日渐紧张,尤其是水资源缺乏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出现丁农业争水的矛盾。因此,说明在我污水灌溉己势在必行。但由于许多地区污水未加处理就随意排放、盲目污灌,使农田遭受污染,而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给农田带来各种有毒物质,影响作物正常发育,造成减产、种子退化、农副产品品质下降等。例如,近年来不少污灌区受三氯乙醛的污染非常严重。郑州灌区连续发生作物大面积死亡。污灌的农作物品质会降低,出现米饭粘性降低,味道变异等。

  长期盲目污灌的结果,会使士壤受到重金属和有机毒物污染、盐渍化、碱化、肥力衰退等危害。据污灌区普查统计,我国重金属污染农田的面积约占污灌农囚总面积的2~3%,其中镉污染最为严重也比较普遍,其次是汞、铅、铬、砷、锌等。致使作物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据资料介绍,世界各地粮食的正常含镉量约在o.1mg/kg 以下,超过0.2mg/kg即认为受到污染。日本“痛痛病”发源地神通川流域的大米含镉量为417mg/ kg,因而把含镉1mg/kg的糙米称为“镉米”,禁止食用。而我国江西污灌区个别地块糙米最高含镉量竟高达8.1mg/kg。沈阳、江西等11处污灌区,均有个别地块产生“镉米”。有机毒物污染农田面积约占我国污灌农田总面积的1.5%,以石油类和三氯乙醛污染最严重。

  前 言:通过对污水灌溉的利与弊的浅谈提出了合理规划利用污水灌溉,防治土壤和作物污染的措施。

  污水灌溉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的雅典以及古代的中国就曾用污水灌溉农田。后来污水灌溉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污水处理与利用相结合的措施。由于城市污水中一般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的东西,如含氮15~60mg/L,钾10~30mg/L,磷9~18mg/L,还有多种微量元素,因此用污水灌溉农田,既可充分的利用水资源,节约农业用水,又可吸取其中的营养的东西,促进农作物生长,同时它还是一种经济而又节省能源的污水处理方法。

  既然污水灌溉有这么多好处,那么为什么现在又不提倡用污水来灌溉农田了呢?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共存的,由于受到认识水平的局限,人们往往只看到污水灌溉有利的一面,而忽视了它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的不利的一面。污水灌溉固然有不少优点,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污水的水质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因为土壤的净化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这个限度,土壤就会受到污染而变质。生活垃圾污水中可能含有病原体,工业废水中则可能有多种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特别是重金属和一些很稳定的有毒化学物质,生物无法降解它们。如果不经适当处理直接用工业废水或城市污水灌溉农田,就会造成环境卫生恶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广泛传播以及农产品中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的积累等甚至有可能污染地下水。这方面的例子不少。例如1955年日本发生的“骨痛病”,就是因长期用铅锌冶炼厂的废水灌溉稻田,致使土壤和稻米含镉量增加,人吃后引起中毒而致病的。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也出现过类似的“镉米”。因此,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给土壤作物以及人类健康带来危害,不提倡用污水灌溉农田。从充分的利用水资源考虑,缺水地区可用经过处理,达到灌溉要求的污水灌溉农田。

  废水中的污染物在土地处理系统中是通过许多过程去除的。废水中的大多数有机物都能被土壤中的异营养微生物氧化降解,二级处理出水中的微量有机毒物如氯化烃类、有机氯、有机磷和有机汞农药、多氯联苯、二卤甲烷、酚化物等,其浓度一般都远低于lmg/L,它们在土壤中通过土壤胶体吸附,植物摄取、微生物降解、化学破坏、挥发等途径而被有效地去除。 废水中的微量重金属如镉、汞等则被土壤中的粘土矿物,铁、铝和锰的水合氧化物及有机质胶体吸附,或形成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沉淀而除去。 废水中的氮可能有四种形态,即有机氮、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有机氮主要呈悬浮状,被过滤截留于土壤中,并被矿化为氨氮、硝酸盐氮或亚硝酸盐氮。铵和硝酸盐氮都可通过植物吸收去除。在废水中以正磷酸盐形式存在的磷,通过土壤中的钙、铁、铝等离子的沉淀反应,铁、铝氧化物的吸附以及植物的吸收等途径被有效地去除。废水经过土壤过滤,几乎能完全去除细菌和病毒,其中大部分是在土壤表层去除的,在lcm地表上层中微生物去除率高达92~97%。

  摘 要:我国人均占有淡水资源不丰富,且时空分布极为不均,相当一部分地区水资源十分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持续不断的增加,城市用水量持续增长,水的供需矛盾一天比一天突出,用水短缺已成为中国当前的明显问题之一。同时,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日益增多,废污水排入水体后,不仅给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导致非常严重污染,而且对群众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污水回用进行灌溉对减轻环境污染负荷及充分的利用水资源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