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29 来源:行业动态
近年来,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水源成为各大城市亟需解决的问题。位于山西的太原市,以其超540万的常住人口以及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47.5立方米的现状,面临着水资源的巨大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原市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领,致力于推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污水再生,努力实现‘清水’与‘绿水’的双赢。
在太原市,污水的再生利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操作链条。市区内的七座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污水达到118万吨,其中再生水的回用率超25%。这一切的变化,得益于近年来太原市在污水处理方面的技术创新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晋源区的晋阳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污水经过过滤、沉淀和生物分解等多重工序后,最终变身为清透的再生水。
市城市排水管理中心主任潘会友提到,污水处理历经21小时的严谨流程,保证了水质达到了国家一级A标准。处理后的再生水部分被直接用于工业,而其余则排入汾河,用以补充水量,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注入新生。同时,为逐步提升处理标准,太原市已对多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并逐步优化关键指标。
再生水的综合利用不仅仅在于满足日常用水需求,更在于为当地企业减轻成本负担。太原市再生水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便是这样的做法的典范。在此,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被分流至周边企业,使得企业用水更方便快捷。以山西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使用再生水后,企业的用水成本下降了三成,水质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
这项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工业用水的经济效益,更为生态环境的复苏带来了新机遇。根据太原市的计划,预计到今年底,再生水将反哺“九河”生态复流工程,为各条支流带来充足的水源,促进河流的自然恢复。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过去多以填埋或焚烧处理的方式,造成了一定的二次污染。而今,太原市在污泥的处理上同样实现了创新,转变为一种可循环再利用的资源。山西晋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引入了碱性热水解技术,使污泥经过处理后不仅病原菌被全部灭活,还大大降低了污泥含水率,为有机肥料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经过这一系列工序处理后的污泥,变身为高浓度的有机化肥,市场需求广泛。目前,这一项目每天能处理500吨污泥,产出20吨蛋白浓缩液,年效益不可以小看。这种让污泥变废为宝的做法,不仅解决了污泥处理难题,更为农业提供了优质肥料,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太原市在污水再生利用方面的成功探索,仅是全国范围内水资源循环利用机制逐渐完善的缩影。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太原市希望到2027年底,全市的再生水利用率能达到30%,而在黄河流域的市、县则力争达到40%。
未来,太原市将继续扩大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的工作范围,让更多的地区和行业参与到这一绿色生态项目中来。市政府也在为这项事业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为再生水的使用提供更为良好的环境,确保每一滴水资源都被有效利用。
面对缺水的困境,通过技术创新与政策扶持,太原市正在谱写一曲污水再生与生态保护的华美乐章。从污水处理到再生水的广泛使用,再到污泥的循环经济推进,太原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景正在慢慢地实现。这一系列措施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更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