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水利复习:以灌溉为主小水电水能计算方式的改进内容

发布时间:2024-06-16 来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是国内超大型的工程类远程教育基地,凭借其多年辅导经验,聘请国内权威考试辅导专家,依托专业、庞大的教学服务团队,采用高清课件、移动课堂等先进教育学生的方式,强力推出二级建造师等

  改进方法按水库蓄水情况和灌溉要求连续调节计算,为尽可能合理调配水量,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水库的水位控制和调节不受供水期、蓄水期的约束,应从系列年开始连续计算至结束。起始点时间和起调水位通过一系列分析确定,以后时段水位水库自然调蓄,不再需要人为另外确定。

  根据水文径流和灌溉需水等实际资料情况,判断系列年第一时段起调水位是死水位还是正常蓄水位等适当的起调水位。起调水位如确定得不合理,其影响一般在一两个弃水期或缺水期以后就可消除。实际计算时也可先初步确定一个起调水位,接着进行长系列灌溉调节计算,最后依据初步调节水位过程分析,重新修正起调水位,以减少可能的误差。

  常规方法径流调节计算的终点是供水期末死水位,改进方法计算的终点是系列末时段,终点水位是水库自然调节变化的结果,不能事先确定。如要求系列末水位终止于起调水位或某一特定水位,应该在已经调节的过程里逆时序寻找符合标准要求的截止终点,并不是特别需要重新计算。

  灌溉用水的特点是过程变化较大,水库调节计算中灌溉需水量不可能做出长期预报,计算时应尽可能满足面临时段的灌溉用水;应利用余水尽早蓄满水库,水库蓄满后可按需要加大灌溉或发电;入库径流不足时应利用水库蓄水量灌溉,水位降低到死水位时可能会产生灌溉破坏。从起始时段开始至系列年末时段,按时历顺序完成连续的水量平衡调节计算。水库调节运行的判别条件主要是水库蓄水位,条件具备时还可考虑面临时段的入库水量,运行的主要约束条件是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或汛期限制水位、死水位。按照灌溉要求调节水库蓄水水位,利用灌溉水发电,不应对水位变化增加人为的限制条件。

  在水库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正常灌溉期、加大灌溉或加大发电期、弃水期、灌溉破坏期可能有多种组合,每个水利年度内能出现一次连续蓄水期或一次连续供水期,也可能遇到多次运用的蓄水期和多次运用的供水期,各次蓄水或供水时间也不固定。

  改进方法不需要人工判断或临时确定调节策略,而是用统一的调节规则决定水库和电站运行,灌溉的不同调节期的组合变化是受来水和用水影响形成的,水位在上下限水位约束条件之内应任其自然变化,如此计算才能尽可能接近水库实际运作情况,径流调节的结果才可能是合理的。

  完成长系列连续的水量平衡调节计算后,得出灌溉用水过程、发电过程、水库水位过程等计算结果。可统计出灌溉全部正常供给的年份,计算年灌溉保证率;按设计发电保证率统计发电保证出力等电能指标。计算年均灌溉用水量、加大用水量、弃水量、缺水量,统计特征水位、库容、水头、发电出力等各种径流调节和水能计算指标,按要选择绘制灌溉用水流量、水位、发电出力、水头等调节过程的频率曲线。

  为了方案分析比较,可研究库容、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等主要设计参数的合理变化范围,改变任一参数,就可重复计算类似方案,综合分析后再选择各项主要参数。

  小水电径流调节和水能计算仅是工程水利计算的初步结果,更为合理准确的径流调节和水能计算成果应按水库调度图计算。因此,改进方法的计算结果能通过水库调度图进行进一步检验和优化。

  用改进方法计算后,水库特枯时段灌溉破坏深度仍有可能不符合标准要求,水库丰水时段弃水仍有可能较集中,原因主要在于径流调节过程里水库的灌溉破坏期、弃水期库水位可调节的范围太窄,调节控制条件仅是死水位和正常蓄水位(汛期限制水位)。若作出水库调度图就有降低灌溉调度区域和灌溉防破坏区域。按水库调度图运行,可以按要求控制灌溉破坏深度和满足一般灌溉用水需求,同时能减小水库弃水量,增加灌溉和发电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