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不浪費任何一立方米水!四川春灌用水這樣做

发布时间:2024-07-26 来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當前,四川春耕迎來用水高峰期,保春灌便是保糧食安全、便是保民生。近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水利廳了解到,到4月底,四川省總蓄水量78億立方米,計劃栽插水稻面積2800多萬畝,用水量約為57億立方米,工程運行正常、水量囤蓄充沛。與此同時,攀西等部分地區任旧存在蓄水缺乏的問題,现在相關地區已通過科學調度、添加降雨等办法,積極落實增蓄保供,為大春抗旱保栽備足水源。

  保证灌溉用水的同時,四川也正在建設節水型農業演示區和節水型灌區。2021年1月1日,四川省正式实施《四川省節約用水辦法》中说到,縣級以上当地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水行政主任部門,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和作物種植結構,加強農業灌溉办理,發展噴灌、微灌、管道輸水灌溉、水肥一體化等高效農業節水灌溉办法和農耕農藝節水技術,进步輸配水功率和調度水平。

  在農業灌溉節水上,四川都做了哪些作业?5月12日,記者走訪多個灌區,帶你揭秘。

  5月12日,位於成都市新津區寶墩鎮玉龍村,成都市新津綠川農耕技術專業合作社的育秧基地裡,涓涓清流經過外江支渠的羊頭堰引水,保証了當前育秧所需的充沛水源。

  “我們現在是機械化育秧,比较傳統育秧办法,好處太多了。”合作社社長凃成元告訴記者,機械育秧除了節省了勞動力本钱,其间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便是節約水資源。凃成元算了一筆賬,合作社用水大多散布在在四五月份,“現在灌一畝地用的水能够育一百多畝田所需的禾苗,曾经灌一畝田的水最多能育30多畝田所需的禾苗,用水節約量在四分之三左右。”

  成都市新津綠川農耕技術專業合作社現有育秧面積約300畝,其所育禾苗不僅自用,并且還會銷售給周邊许多種糧大戶。因而,保证合作社用水所需,十分重要。“每年春灌期間,來自灌區供水服務隊和当地水務部門都會主動來到合作社,了解本年度的用水需求。”四川省都江堰外江办理處供水科副科長張旭介紹。

  據了解,成都市新津綠川農耕技術專業合作社育秧基地地点的新津區屬於都江堰外江灌區。外江灌區地處成都平原的西部,幅員面積1316平方公裡,轄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崇州市、邛崍市、大邑縣、新津區、雙流區、溫江區七個縣(市、區)的部分地區,灌區以農業生產為主,首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油菜、蔬菜,有用灌面為122.99萬畝。

  本年春節剛過,四川省都江堰外江办理處就提早組織力气對輸水途径及渠系建筑物進行全面排查,及時進行隱患整改,確保途径輸水暢通。春灌期間,以春灌供水服務為主,亲近關注下流墒情和旱情發展,充沛運用工程調度手法和才能,統籌調度水資源。

  “在灌區可調配水量年年在下降的情況下,我們通過採取渠系輪灌、錯峰用水、重點突灌等办法,运用‘短時、大流量、錯峰錯時’引水灌溉办法,保证春灌用水。”張旭介紹,當前外江灌區已全面完成11萬畝育秧用水,栽秧泡田進度達30%,灌區春灌用水作业有条有理。

  “傳統水閘要人工操作,開閘、關閘速度都很慢。現在,像開閘、關閘等一系列操作都能够在手機上進行一鍵操作,功率进步了许多。”四川省都江堰東風渠办理處龍泉办理站職工周啟國點開手機中的一款APP操作了起來。他在手機上點擊開閘按鍵,隻聽渠底傳來轟隆的水聲,途径中的灌溉用水順著地下鋪設的管道流入了田間地頭。

  “我們整個東風渠灌區总共分水制口有877個,像這樣用才智水利集成閥井系統建設的斷面制口已經遍及了130處,它首要是對途径水資源的自動監測、計量。”

  東風渠办理處龍泉办理站站長駱川江向記者介紹,該套設施是才智水利集成閥井系統,通過實施計量設施改造,可有用解決渠系结尾分水設施調水的及時性、計量准確性等問題,解決了上游灌區洪流漫灌,水量浪費嚴重,而下流無水可灌的局势。總體上,进步了全灌區水資源运用功率和效益。“像曾经,一個職員就需求管30多個分水制口,需求到每個口儿上人工放水,就底子操控不了投放量,信息化技術的运用便进步了用水統計精度,能夠科學把握不同作物、不同用水戶在不同時段的用水需求,為精准調配水資源供给數據支撐。”

  據了解,東風渠灌區位於成都平原内地,是全國特大型灌區都江堰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灌區直灌面積291.72萬畝,控灌面積達862.90萬畝,佔都江堰設計灌面的57.5 %﹔灌區內有干渠16條,總長816公裡﹔首要承擔著向成都、眉山兩市十九個縣(市)區和天府新區輸送日子、生產、生態用水,以及向龍泉山、黑龍灘兩洪流庫灌區輸水的任務。

  “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前東風渠灌區用水結構、種植結構發生顯著變化,日子、生態用水需求增長較快,經濟作物比重增大,而水資源總量沒變。”四川省都江堰東風渠办理處供水办理科科長周伍光表明,為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節水就成了關鍵。近兩年來,依托灌區信息化建設水平的不斷进步,從2015年至2020年,東風渠灌區的農業用水耗费總量呈年年在下降趨勢,已從2015年的15.17億立方米下降至2020年的12.14億立方米,而節約出來的水,根本滿足了灌區生態環境用水的需求。

  5月13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雅安市蘆山縣境內的玉溪河灌區引水樞紐大壩。據了解,玉溪河灌區是四川省大型灌區之一,位於川西平原西南邊緣,岷江、青衣江之間的淺丘台地,地跨成都、雅安兩市,幅員面積1748平方千米,玉溪河引水工程於1969年11月動工建筑,1978年1月通水获益,該工程取水樞紐位於雅安市蘆山縣境內的青衣江支流玉溪河上,壩址以上集雨面積1054平方千米,設計引水流量34立方米/秒。灌溉邛崍、蒲江、名山、蘆山四縣(市、區),設計灌面86.64萬畝,現有用灌面68.39萬畝。

  “近年來,玉溪河灌區積極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並通過科學办理,精准調度,農業灌溉用水功率得到大幅度进步。”四川省玉溪河办理局總工程師彭朝軍介紹,節約用水是一直在做的作业,在玉溪河灌區部分地區水稻種植已經採用了旱育秧的办法,“育秧后我們採取需水量很小的办法栽秧,這種办法需水量小,這樣能够大幅度減少了用水量。經濟作物,採用微灌、滴灌、水肥一體化办法,用水量大大的節約了。”

  “其實曾经在灌溉用水上,田間地頭常常會出現洪流漫灌的現象,但是在我們實行了計劃用水加定額办理后,洪流漫灌的現象已經根本沒有。”四川省玉溪河灌區供水服務中心主任何鳳萍告訴記者,近年來,玉溪河灌區嚴格落實“總量操控、定額办理”相關要求,科學編制用水計劃,根據灌區種植結構、用水需求等特點,實行“分渠系、分地點、分時段”配水。同時,玉溪河灌區推广合同供水、計量用水、計量收費。農業用水實行“面積-水費-水量”三統一原則進行配水。“打個比方吧,曾经1畝田所耗的水量,現在能够灌溉近兩畝農田,說明老百姓的節水意識增強了”。

  “灌區当地政府對節水作业也有一些办法,比方,將計量設施放在田間地頭,超出用水量后需求補繳高額水費,但當你用水指標還有結余時,則會有一些獎勵機制。”何鳳萍告訴記者,现在,這樣的办法當地政府也在積極探究。

  從19歲到玉溪河灌區作业到現在已經過去20余年,何鳳萍見証了農業水價方针的變化,也見証了節水理念在老百姓的意識裡渐渐扎根。在她看來,這得益於節水用水知識的不斷宣傳,節水技術的推廣,特別是近年來中國水周的一些活動宣傳。她表明,期望節水意識能夠存在每個人的意識裡,這樣,我們的水資源就能得到更优异的保護和运用。(封面新聞記者 柴楓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