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落成一周年这些秘密早该公开了

发布时间:2023-12-22 来源:水肥一体化

  2020年1月23日中午1点03分,北京中元设计研究院接到来自武汉的电话。

  中元设计院二话没说,立刻整理设计图纸,写说明,跟武汉对接,短短78分钟,一份完整施工图纸,发往武汉。

  坐火车,开汽车,甚至骑上共享自行车,除夕夜里,大家的目的地只有一个,武汉!

  同时集结的,还有2500余台大型设备及运输车辆、4900余个箱式板房、20万平方米防渗膜,长达两公里的工程车,源源不断地逆行至武汉。

  冬日的寒夜,5万多平米的现场灯火通明,上百台挖掘机、推土机,同时在现场作业,挖土、翻土、平地。

  作为传染病医院,最怕就是带病毒的污水进入地下,否则会造成疫情大面积传染,一定要保证医院污水一滴都不能渗到地下和湖泊!

  先是挖坑铺管道,然后再铺一层厚度20公分的细沙,然后再铺一层土工布,再焊接一层防渗膜,然后再铺一层土工布,完了还要再铺一层沙土。

  是不是已经被绕晕了?其实想象一下就是工人们要做一个3.4万平方米的,六层巨大三明治。

  而更难的是,工程工艺很复杂,根本不可以使用机械,全靠人工一点点铺设,简直又累又苦。

  7500多名建设者在现场,挥汗如雨,号子喊得震天响:坚决不能渗透一滴水!

  现场的工人们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他们只在吃饭间隙眯一会儿,起来接着干。

  数百家实施工程单位、几万名建设者,密切协作,经过上千道繁杂的工序,300多个箱式板房骨架全部安装完成。

  施工进入了最难熬的一天,现场每个人的体力和精力都达到了临界点,但没有人舍得停下忙碌的脚步。

  九成集装箱,就像拼积木一样,在能工巧匠们的手里全部拼装完成,火神山外部结构竣工啦!

  全面展开内部配套设备的安装,胜利就在眼前,但工人们一点都不敢马虎,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操作,都关乎生命。

  当一位工人,爬上梯子,将一块写着“火神山医院”的小牌匾挂在墙上时,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34000平方米,1000张床位,1座医院,这就是去年武汉疫情战场上,最坚实的生命方舟——火神山医院。

  2020年2月4日,交付仅仅两天后,火神山医院真正开始接诊首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在这些患者里,有听不懂普通话也不配合治疗,只吵着要回家的90岁尹奶奶;有一吃药就吐的钟阿姨;还有“尿频”的郑阿姨……

  一边是刚刚建好的医院,一边是状况频出的患者,赵玉英陡然间觉得,肩上的压力远比自己想象中得更大。

  为了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赵玉英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建立微信群,以此来增加医护、患者、亲属之间的沟通。

  那几天时间里,赵玉英在做好日常救治工作之余,空闲时间几乎都泡在了微信群里。

  在这样事无巨细的关怀下,曾经“尿频”的郑阿姨,拉着赵玉英的手说出了心里话:

  当赵玉英忙碌在抗疫一线时,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的护士吴亚玲,也在经历自己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哐”的一下砸到了毫无准备的吴亚玲身上。她想着至死不清楚自己去了武汉的母亲,大脑一片空白。

  出院那天,8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兆堂,满心感动地对火神山医院的医护人员说了这样一句话。

  尽管他们的病情反反复复,但是在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他们的病情终于得到控制,并渐渐好转,达到了出院的标准。

  离别的时刻到了,医护人员把他们送出医院,路上还在不断叮嘱着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没有一间医院会像火神山这样,在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那刻起,就有无数网友期盼着能早日关门大吉。

  火神山医院送走了最后一批病患,接着,医务人员进出通道最外侧的那道门,也轻轻闭合。

  70多个日日夜夜,1400多名白衣战士,3000名患者,在这里共同谱写了悲壮又伟大的历史。

  犹记得火神山开工时,全国网友都是监工,在线观看小红、小蓝、小白日夜操作,封闭在家中的人们,对火神山寄予了所有的期盼。

  一转眼,那段日子早已尘封,那些白衣战士们,也都再次融入人群,化为普通人。

  武汉解封,火神山关闭,全国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陆续回到了各自的家乡,各自的岗位。他们曾是最美逆行者,回乡时,受到了最高规格的礼遇。

  有记者曾问起医护人员最想做的事,有的人说想吃老妈包的饺子,有的人说想亲亲孩子,还有的说想睡到自然醒,醒来吃一碗兰州拉面,然后回到每年做700台手术的平常生活……

  交通解封、商场解禁,餐厅恢复营业,电影院重新开启。十一黄金周,中国国内旅游业更是创造了高峰,这在外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100万、1000万、5000万、1亿……不到一年的时间,全球确诊人数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上升,并达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程度,而且,丝毫看不到拐点的到来。

  此时,新冠疫苗也已上市,当大洋彼岸为疫苗抢得焦头烂额时,中国人随便什么时间都能免费接种。

  此时,当再回过头去看2020年,这一年发生的所有悲欢离合,都将融入每一个国人的血液里,成为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