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肥胖拒绝负“重”前行

发布时间:2024-06-09 来源:资料下载

  作为全球十大慢性疾病之一的肥胖,慢慢的变成了威胁我们健康的大问题,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肥胖这个“沉重”的话题。

  最新调查发现,全球成人肥胖者人数已超越体重过轻者,而中国的肥胖人数以男性肥胖人数4320万人,女性肥胖人数4640万人,高居全球第一。

  4月26日发布的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已超过50%。

  BMI正常值一般在18.5至24之间,超过24为超重,28以上则属肥胖。通过BMI值,我们还可以对肥胖的程度进行划分,中国参考标准为标准为,BMI值在28到35的为轻度肥胖,35到40为中度肥胖,而40以上就是重度肥胖了。

  “裤带越长,寿命越短”,说的就是腰围是衡量腹部肥胖(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

  WHO规定,亚太地区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或者,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即为中心性肥胖。

  还有一些人BMI和腰围都是正常的,但由于身体肌肉和脂肪的比例失调,造成体脂率超标,这种 [隐形肥胖] 需要非常注意,因为不容易发现,但对健康的影响可能更大,他们一方面需要减脂,另一方面还需要增肌。

  体脂率能够最终靠人体成分仪或CT扫描来测定。亚太地区体脂异常标准:男性>25%,女性>33%。

  根据目前研究,有50余种疾病与肥胖有关,而这些疾病本身带来的影响及其治疗过程可能加重肥胖,形成恶性循环。

  肥胖患者的脂肪堆积有几率会使咽壁肥厚、软腭肥大、咽腔狭小,使其易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此外,有研究发现,肥胖可以导致哮喘严重程度升高、药物控制欠佳,以及肺功能异常更加明显。

  若肥胖者腹部堆积过多脂肪,腹腔压力增大,就易使胃部胃酸及内容物出现反流。同时,由于多余脂肪无法通过肝脏代谢、转运出去,就可能会引起脂肪肝的形成。

  肥胖者血液中脂质成分增加,轻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减弱,进而诱发高血压。再加上肥胖者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流量均比正常人高,从而加重心脏负荷,增加了心脑血管病风险。

  脂肪细胞会随着其体积的增大而逐渐具有胰岛素抵抗性,导致血糖调节过程失衡,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 另外,肥胖引起的代谢紊乱还会影响激素水平,间接地对生殖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肥胖女性雄激素分泌增多、雌激素减少,影响卵巢发育,造成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等问题。

  由于肥胖患者的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比常人负重更多,所以关节磨损问题严重,更易发骨关节炎。

  要知道,导致肥胖的最终的原因就是-----人体摄入的热量远超于消耗的热量。

  比如在保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限制每天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养成食物的合理搭配以及科学饮食的习惯,包括进食时间、次数以及进食速度等科学性。

  不仅能提高脂肪的燃烧率,同时还可以让身体变得易瘦。每天喝温热的水在2升左右,既能够有饱腹感,还可以限制饮食和改善代谢。

  无论是否在减肥瘦身期间,每天多喝温热的白开水,还能起到美容护肤的效果。但是要注意,一次性不能够喝得过多,饮水的时候能分次慢饮。

  每天运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能够准确的通过自身的身体情况,定制适合的运动方式。在刚开始的时候,运动量不要太大,可以慢慢地循序渐进提升训练强度。

  同时要做到每天坚持,通过一段时间的运动,以及良好的生活小习惯、饮食上的习惯,才能成功变瘦,并能保持身材不发胖。

  睡眠不够会导致皮质醇的增加,进而导致人体无法很好利用血液中的糖分,继而导致脂肪的储存以及肌肉的消耗。

  同时,人在熬夜后还会触及食欲相关激素,从而会偏向于渴望吃高热量的饮食,同时还会失去人体宝贵的肌肉,让人进入易胖体质。

  但考虑到不同人的身体情况,因此究竟该如何管住嘴,该如何迈开腿,该如何睡好觉,还需要结合自己详细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方案。